萍踪侠影 发表于 2010-6-8 09:27:02

沙洲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转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这首有名的《卜算子》词,是苏东坡在黄州定慧院寓居时所作。其时苏轼因受所谓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词抒写的是寂寥无凭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凄清幽远的意境,颇有远离尘嚣、仙气袅袅之感。黄庭坚的《山谷题跋》有评语道,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
  本来该词几无用典之处,题旨明了,意象清晰,按理不应该有疑义的。但是,直至今日,对于此词题旨的争议,却从未间断过。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寓志之作,以缺月孤鸿、寂寞沙洲来表达被贬的心情;有人则认为是寓情之篇,以孤鸿之影、沙洲之冷来衬托幽人之离愁。何故?据《宋六十名家词》载,这首词有一小序,记述了一则悱恻的故事:
  ????
  序曰,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说的是惠州温都监之女,因对苏老夫子有意,即使苏轼早已是年逾六旬之翁,但仍仰慕其才华,非他不嫁,最后郁郁而死。
  ????
  照此说法,此词应该是苏东坡谪琼返回之后所写,而不应该是谪居黄州时的作品。但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此词并非苏轼黄州寓居时所作。以我之见,所谓此词小序,应是后人杜撰所为。因为此小序的内容,最早出于《古今词话》,转引元代龙辅《女红余志》所载。而《女红余志》为野史或小说家之言,确实有空穴来风之嫌,是不应予以采信的。
  ????
  然而,我在情感上却倾向于这样的杜撰,宁愿违反史实,去相信这样的故事是真实的。尤其是当我听到周传雄那一首《寂寞沙洲冷》之后,更不情愿破坏了那种对凄美爱情的向往。歌中唱道,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捡尽寒枝不肯安睡,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
  想象中,当苏轼把希望给了温超超之后,而他自己却被迫跨海而去,留下这一段冤孽姻缘,搁浅于寂寞沙洲之上。温超超因此抑郁而终,却始终不忘情于苏轼,死后葬于渚州之侧。等苏轼数年后归来,却只见一堆黄土,心中伤悲不可言说。拣尽寒枝不肯栖,宁愿守着寂寞沙洲冷,这是一份怎样的执著,一份怎样的守望?世间这样温婉如诗、飘逸如仙的女子,和她不染世尘的纯爱,该哪里去寻找???
  ????
  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其《情史类略》一书中,也认为故事是真实的,并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评价温超超。他说,千古女子爱才者,温都监女、长沙妓二人而已。长沙妓是宋朝大词人秦观之知己,她以风尘浪荡之质,逢着秦观,遂执妇道以终身。而温超超却怀抱宿世的深情而来,爱一个人不问对错,值不值得。情愿用一生换他一阕好词,换来他一声叹息。
  ????
  所以,我觉得,不必深究其中真假缘由,单就对于情感的真诚和专注,就应当认记她们的芳名和慧质。而苏东坡《卜算子》一词,如果没有这样悱恻缠绵的故事来烘托,实在是意犹未尽,枉费了一番深情。也就因为有这虚拟的故事,让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远远超出了对一种自我寂寥倾诉的感验,而成为对世间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
  如果说,温超超对苏轼的爱,是沉湎于自己酿制的幻觉里,轻易陷于孤绝的境地,将生命轻轻抛掷;而我们不也总是心甘情愿地,沉湎于自造的幻象之中,对美好的爱情迷惑不醒么?因为有些人,有些事,是值得我们去受骗的。而且,从苏轼对于一生所爱的女人,所倾注的浓烈之情,我觉得,如果温超超是真实的,她的选择也应是值得的,不悔的。
  ????
  我们知道,苏东坡一生中有过三个女人,一个是原配王弗,早逝。苏轼曾为她写下咏诵千古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有人说,苏轼大江东去之后,词大可尽废;而我则认为,此词之后,悼亡词尽可废矣。
  ????
  苏轼之续弦王闰之,王弗之堂妹也,亦早逝。为此,苏轼痛断肝肠,遂发出死后惟有同穴的诺言。苏轼还有侍妾王朝云,在他最困顿的时候,是她一直陪伴其左右。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死后,苏轼便一直鳏居,再未婚娶,而此时苏轼仍不足六旬。他有一首《西江月》词,是纪念朝云的,其中有绝句,表达了曾经沧海之意,词云,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
  当然,还有温超超。不过,她到底有没有在苏轼的生活中,留下孤鸿雪爪般的痕印,那首千古名篇《卜算子》,是否写给她的呢?没有人能够给予我们真切的答案。但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对爱情忠诚不渝的女子形象,却是无法从我们心目中抹掉的了。我似乎看到,在那光阴之外,一只鸿雁正含愁回眸人间,那神情分明在问,此恨谁人省?
 

  ????

若水清清 发表于 2010-6-8 10:36:21

曾经酷爱诗词

曼联 发表于 2010-6-8 10:41:27

回 楼主(萍踪侠影) 的帖子

原来“寂寞沙洲冷”出自于这个地方!

蒲城大郑 发表于 2010-6-8 10:47:44

文坛巨匠

萍踪侠影 发表于 2010-6-8 10:52:53

回 1楼(若水清清) 的帖子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艰辛,必须放弃一些不现实的东西!

无痕 发表于 2010-6-8 11:02:55

好文,令人耳目一新。。。

胡杨 发表于 2010-6-8 13:48:09

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捡尽寒枝不肯安睡,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把这首词表现到极致,喜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沙洲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