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ala 发表于 2020-5-4 21:22:08

沿江G347国道内50公里没1所高中,不是吸引人口的方法

看到枞阳只设5所高中。有必要讲下个人看法。有感受而发下。
枞阳历来是文化之乡,院士之乡, 诗人之地。
文教现在只是枞阳的唯一名片,其它没有了,GDP也就这样,到了雪拥栏关马不前的地步。
不可为了县城的人口,GDP,消费。来集聚学生人口与家长。不反对宏实中学的复读生优势。

招商不行, 企业就是民营。 出门招商不多。

只是在问一下,如果枞阳县城的考生,分数不高,能上高中, 那是不是到普通中学,如横埠中学去上了?

建议,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初中不行,不代表高中不行。我有个枞阳县的高中同学,高中复习4年,上了大学,现在是副部长一级了。

普通高中上学,考虑学生教育心理、离家距离,以15公里以内为宜。
当否,请大家讨论。

yls888 发表于 2020-5-8 04:36:53

撤校并校能否解决枞阳教育问题值得探究,枞阳老百姓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费用不低,作为政府部门不能把中小教育事业当成产业发展,更不能把他作为发展经济的工具。

hawala 发表于 2020-5-4 21:58:34

如果这样,建议把浮山安装一个轮子,连同中学。一起推到县城。
这样县城人口,马上能升到30-40万人。产生集聚效应。

a835929100 发表于 2020-5-4 22:16:42

确实是,近十万人口的大镇汤沟连一座像 样的高中都没有这好象有点不对吧?

摩旗老道 发表于 2020-5-5 07:11:18

从浮山修条公路接G347,不就有了!

枞阳人说事 发表于 2020-5-5 07:19:30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喜欢看热闹 发表于 2020-5-5 07:31:36

讨论这个没有多大的意思,枞阳县的教育改革,应该是经过县政府决策的。

看了注了 发表于 2020-5-5 11:20:30

交通方便是出行,和学校的设立没有关系,资源整合是对的,就近上学生源不聚集,质量一样不好,我还想门口有个大学呢

枞阳456 发表于 2020-5-5 13:29:49

你带头生五个娃,然后倡导枞阳人都留在枞阳,多生孩子,这样可能恢复八九所高中了,枞阳十年生源减少了一半,再过三年,又减少到三千人都不到了,明白吗?十几年前枞阳高中招生八九千的,三年后只有三分之一,想想三千人几个高中分,而且普高线越来越低

七彩葫芦娃 发表于 2020-5-5 15:52:12

枞阳中学不是在G347的入口位置吗?不属于50公里的范围之内?

最谅卜过人 发表于 2020-5-6 12:48:11

东部三镇划走,枞阳生源减少,现在学校都多了,还建学校,那不是太浪费资源了。等枞阳能建大学了,再考虑楼主的想法。

hawala 发表于 2020-5-8 14:32:09

理解错误。 如我家外甥在枞阳镇。只普通高中的分数,那就得到横埠中学上高中了,对不对?
从枞阳镇到横埠,路程多远呀?
枞阳镇广大市民,强烈要求,在枞阳镇设立普通高中。不可能都有浮山中学的分数。

hawala 发表于 2020-5-8 14:40:22

yls888 发表于 2020-5-8 04:36
撤校并校能否解决枞阳教育问题值得探究,枞阳老百姓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费用不低,作为政府部门不能把中小教育 ...

不要把枞阳县城的教育,作为集聚人口,集聚出租房的目标。
以发展枞阳县文化教育为目标,开展基础教育设施与规划实施。
保持我县人文、教育大县建设。
枞阳现在唯一的面布,就是高中教育,经济不行,招商不行。工业不行。
院士之乡,教育之乡。否则,什么都没有了。

hawala 发表于 2020-5-8 14:50:35

我到日本三英岛看过, 居民约4万人,学校只一所,从小学到高中全配置。学校条件没的说,学生约1240人。平均1班只20人左右。

hawala 发表于 2020-5-8 22:30:21

喜欢看热闹 发表于 2020-5-5 07:31
讨论这个没有多大的意思,枞阳县的教育改革,应该是经过县政府决策的。

县政府,在民生问题上也要考虑方便百姓,方便学生上学。充分利用组合现有的学校资源。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沿江G347国道内50公里没1所高中,不是吸引人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