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浓 发表于 2019-11-8 18:13:58

枞阳:干群合力抗“旱魔”

http://www.zongyang.gov.cn/uploadfiles/auto_editor/20191108142645310.jpg
从今年8月份以来,我县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导致各地干旱,其中8-10月降水量仅为74.8毫米,较历史同期平均值(284.2毫米)偏少7成,为枞阳国家气象站近50年来(1970-2019年)降水量最少。据统计,截至11月4日,农作物受灾面积11.24万亩,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7.45万亩,农作物绝收面积3.77万亩;因旱受灾人口106193人,直接经济损失4906万元。旱魔之猖狂,时间之集中,范围之广,强度之大,皆为历史所罕见,令人之心忧。民情即号令 合力抗旱魔如何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是摆在党和政府的重要课题;如何破题而为,更好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既是检视主题教育成效的一把“标尺”,也是呼应群众期盼,着眼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党心即民心,民心映党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科学调度,带领全县人民勠力同心,与旱魔作斗争,打响家园保卫战。精准预判,提前部署。根据今年7月下旬晴热少雨的天气情况,我县及时做好了下一阶段防旱工作准备。从7月18日长江水位回升开始,县防指就密切关注沿江涵闸的内外水位差,在具备引江水条件的情况下,及时开启了高黄闸、长河闸等沿江涵闸,共引江水2800多万立方米左右。通过工程调度,有效增加了内湖、河蓄水量,及时缓解枞阳、横埠、汤沟、藕山等乡镇旱情。上下总动员 全力克时艰“王院村民组的30口水井都已经干了,村里57户人家洗衣做饭都需要用水呀。”白柳镇山河村党总支书记王秀元说道。处在丘陵地区的山河村王院组,地势较高和偏远,还未接通自来水主管网,由于近期的旱情,村民日常用水的水井出现干涸现象。10月31日,县委县政府启动抗旱IV级响应,全县与旱魔搏击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面对如此罕见旱情,全县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迅速行动,形成强大的抗旱合力。农业农村局和水利部门积极调用水源、协调抗旱机械,派出农业和水利方面的专家配合乡村干部深入一线,指导抗旱工作。应急管理部门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查灾核灾,统计灾情;对全县人饮困难人数进行摸底,每日跟踪,动态上报。气象部门抢抓一切机会开展人工增雨。供电部门为抗旱用电提供安全保障等。为解决钱铺镇等8个乡镇人饮困难问题,县城管执法局出动8台洒水车,从国庆节开始,每天送水32吨。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调度指挥,精心组织落实,应对及时有效,枞阳就不可能经受住这场大自然的考验,也不可能答好这道老百姓的考题。干群人心齐 携力战旱魔“送水车要来了,赶快带好水桶去接水……”11月5日一大早,这个消息就在白柳镇山河村王院组村民间传开了。虽然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已经安排了洒水车及时送水,但村民们依然兴奋地肩挑水桶,叮叮当当,有说有笑地提前等候着送水车的到来,村庄也顿时热闹起来了。“要不是这些及时水解决了我们后顾之忧、吃水困难,现在我们恐怕就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寝食难安,真的是感谢镇村还有县里的干部帮忙。”枞阳县白柳镇山河村王院组村民高东方激动地说道。隆隆隆……循着机器声,两台挖掘机正在后山区白梅乡大岭村抓紧作业,钻孔打井。持续的旱情同样影响地势高的大岭村两个村民组用水,在县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这个村因地制宜,在地势低洼处打水井,等工程完工后,每天出水量大概在5吨左右,将有效解决84户,308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心中有民,脚步就有力量。面对迫在眉睫的难题,党员干部争做抗旱工作的带动者,与老百姓一起,奋战在抗旱一线;镇村组织党员志愿者,戴上小红帽,组成送水志愿队伍,为失能老人解忧、送水上门。以人民为中心,时刻紧绷抗旱思想之弦。8月中旬,麒麟镇开启梅花、新华、泊塘、九枫等抗旱站,引菜子湖水抗旱,共提水104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8万亩;钱桥镇为了抗旱,投入人力2000多人,固定抗旱站及移动抗旱设备共约1900台套,灌溉面积达3.9万亩;面对旱情,各级党委、政府、水利、应急、农业农村、气象、电力、城管执法等部门冲锋在前,用扎扎实实的行动为旱区“解渴”,为群众鼓士气、树信心。截止到目前,全县投入抗旱人数2.8万人,抗旱机械0.58万台1.3万千瓦,共投入抗旱资金1500万元,抗旱用电350万度,抗旱用油66吨,引提水220万方,抗旱浇灌面积21万余亩。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做好抗旱工作,坚决力克来袭旱魔,打好打赢抗旱攻坚战。(吴玉婷)

a835929100 发表于 2019-11-8 20:05:06

白柳镇山河村没通自来水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干群合力抗“旱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