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几百年的家还有人要吗?
本帖最后由 渡航 于 2019-8-10 19:22 编辑这个几百年的家还有人要吗? 项铺街道上的老人都知道,街上有一座古老的方祠堂,它建于明代。虽经过多次修缮,现已面临倒塌。于是,我走访了看祠堂的方士逸先生,他是项铺街道唯一一户方姓。他祖父辈兄弟在1940年左右为躲日本鬼子,跑到贵池殷家汇居住,他家还坚守在这里。
祠堂旧时称为家庙。里面供着烈祖烈宗的神位,是家的象征,根之所在,不管你在外面官做有多大,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祖宗是不能忘记的。 项铺街道建于民国初年,主要由汪姓和丁姓二个家族发动兴建的,几十户人家,街上除看祠堂的方姓一门外,基本没有其它方姓居住此地。
方士逸先生告诉我,他属于城里方。以前,在祠堂边有许多祖坟,上世纪八十年代做白云电影院时,毁掉了。他还告诉我,白云中学南边墙外,旧名方家塝,还有许多老坟。于是我们冒着雨到方家塝。那里的方氏祖坟,有的碑已断,有的没有碑,我发现有一座坟为“十二世方母史老孺人墓”,为壬山丙向,乾隆五十五年立,边上有“十四世方能文与夫人郭老孺人合墓”,其子为十五世:光正、光明、光贤、光桂等。方先生说,还有更老的坟在项铺镇龙虎村虎形地,因雨我们无法前往。
顺便介绍一下,白云中学原为西峰庙,民国期间由章皖清创办西峰小学。1949年原桐庐县政府曾在此地办公。庙边有白羊铺,是急递铺,为古代的邮亭。按宋朝设置,每三十里有一个急递铺,大约有五人,马一至二匹,南宋时由士兵把守,与今天的铺不一样,民国期间有碉楼一座,有士兵把守。 根据笔者掌握情况,项铺镇石溪村有方家夏庄,有方氏族人居住。柳西村有个方庄,现全为疏姓居住,边山村有个方家月山,现无方姓居住。旧时桐城人都知道方苞祖居方家月山,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南山案”发生后,康熙在斩还不是斩戴名世的问题上,很纠结。就召见戴名世,有意测试他一下。方苞是方家月山人,戴名世是戴家月山人,他们二人为表兄弟。康熙问道:闻说你和方爱卿都居住在月山。那你们是初五月亮还是十五月亮?戴名世随口答到:十五月亮。康熙说道:月到十五光明少。
1724年,方苞先生《游浮山记》中写道:“又十有二年,雍正甲辰,始荷圣恩给假归葬。八月上旬至枞阳,卜日奉大父柩改葬江宁,因展先墓在桐者。时未生已死,其子移居东乡。将往哭,而取道白云以返于枞。至浮山,计日已迫,乃为一昔之期,招未生子,秀起会于宗六之居,而遂行。白云去浮山三十里,道曲艰,遇阴雨则不达,又无僧舍旅庐可托宿,故余再欲往观而未能”。说明方苞祖居及家族居住在白云。他有一女嫁到庐江,见《庐江县志》记载。 金社镇高溪岭有个小方庄,山上有方氏四世祖坟,以及明朝方学渐祖父坟,方孔炤的坟在合明山,其后人现在居住在小方庄。笔者从《龙眠风雅》中摘录方学渐先生诗二首: 《合明山》:雨霁虹消岚气清,乘春揽胜入蓬瀛。何来两片玻璃石,能作双悬日月明。极沐乱云来野色,寒山落木动秋声,蒲团老衲风檐下,法雨开花照水晶。 《白云岩》:磴道斜飞瀑,岩花半入云,望中孤岛没,天外一江分。竹柏山栖色,旃檀石鼎熏。轩然长啸发,清兴好谁闻。
方孔一,字尔唯,号凝斋。他在《石溪闻砧有怀》诗中写道:十日滞征鞍,三秋忆旧欢。客中人易老,病后路偏难。云与层岩白,枫于密叶丹。娉婷溪上女,砧急为谁寒。 明朝方豪《赠陈生》:老农深住石溪傍,赤日蒙君过草堂。若问生涯无可答,梅天犹有晒书忙。 至于方氏家族离开本地,民间有多种说法,暂不讨论。但以上说明方氏家族曾经居住在原石溪东乡一带。这个经过了无数风雨洗礼、破烂不堪的家还有人要吗?
列祖列宗还是烈祖烈宗? 寻梦红尘 发表于 2019-8-12 13:41
列祖列宗还是烈祖烈宗?
古文“烈”与“列”相通。我可能是看古书看惯了,没太注意,现在习惯用“列”,就当是错字吧。感谢认真看本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