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团人事调整
从安徽省国资委企业干部处了解到,郭文叁不再担任海螺集团总经理职务,由海螺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任勇接任。调整之后,郭文叁仍担任海螺集团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海螺集团一直由郭文叁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身兼三职。省国资委有关人员表示,按照公司法要求,董事长和总经理应该分设,此次调整是正常的人事变动。
公开资料显示,郭文叁现年55岁,于1980年加入海螺集团,是资深的水泥工艺技术专家;任勇,现年47岁,于1982年加入海螺集团。 海螺集团总部貌似在宁国
不知道枞阳海螺会不会调整。 海螺-----枞阳的明星企业 海螺一年至少是5000W的税收 海螺集团总部在芜湖,你居然不知道?宁国水泥厂是海螺集团的第一桶金,然后慢慢的发展到现在的! 实在惭愧,在芜湖来来回回七年,知道海螺集团在芜湖,可是我表哥却说海螺总部在宁国,他在宁国定住,所以我相信了他的话。
“黄哥”让我知道了不少东西
回 4楼(黄哥) 的帖子
曼联只知道芜湖有个二院 宁国---海螺的发源地,芜湖---海螺走出去发展设的总部回 6楼(厌子) 的帖子
是啊!2003年就对那环境很熟了,那时候我才高中毕业 芜湖----见证了曼联的成长轨迹回 9楼(厌子) 的帖子
哎!可惜受到了人生轨迹的牵制,最终回到了枞阳。最喜欢的城市就是芜湖和铜陵。 美好的回忆,最终留在了芜湖回 11楼(厌子) 的帖子
美好的记忆只是暂时的停滞在芜湖,N年后,我还要去枞阳和合肥学习回 4楼(黄哥) 的帖子
海螺集团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缩影。集团是以宁国水泥厂为主体而组建的,宁国水泥厂成立于1978年,伴随着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昔日的荒山野岭到现代化的水泥企业,从单一的山区工厂到大型企业集团,海螺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成长之路,创建了富有特色的海螺发展模式,开辟了我国水泥行业低投资、国产化的先河,先后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国产化示范线、第一条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线、第一个千万吨级熟料生产基地、第一套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的领头羊、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节能减排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的摇篮、水泥余热发电的诞生地,创造了我国水泥工业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构建了一座座世纪的丰碑,形成了“主业树大根深、他业枝繁叶茂”的集团化经营管理新格局,为把水泥工业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做出了贡献。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海螺将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强水泥和新型化学建材主业,谨慎发展与主业相关的其它产业,将海螺集团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公司是1996年9月3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其前身是全套引进日本三菱重工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宁国水泥厂。90年代中期,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低成本扩张方式,宁国水泥厂完成了从工厂到集团的体制转变,发展成跨地区的建材企业集团,后被国务院批准为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海螺集团成立以来,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由一个单一的水泥企业发展成为控股经营2家上市公司、4支股票,控股、参股、合资经营50多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团公司。1997年,海螺水泥赶在东南严金融危机前一天,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水泥类H股上市公司。2002年初,海螺水泥和海螺型材在国内增发A股,成为国内第一家A+H股上市公司,实现了企业与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成功对接,投、融资能力显著增强。今年初,海螺集团再次取得多家商业银行的大额授信,并被评为AAA级信誉企业。海螺集团1993年水泥销售量为150万吨,2008年实现产销超过1亿吨。2002年,海螺型材产销量达50万吨,集团总销售收入由1993年的2.8亿元,2008年实现汇总销售的490亿元(含税),海螺集团的总资产由1993年的4.6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70亿元,完全实现了集团资产跨百亿的目标。
感觉还是在宁国
回 7楼(将军之子) 的帖子
是么,我刚刚搜索了,网上又说是宁国,也有的说是芜湖。海螺宾馆在芜湖,这个我知道。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