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缸窑发现古窑址
2019年4月11日上午,枞阳县小缸窑社区大缸窑居民75岁的退休老工人梁付胜,在一居民建房时发现有古隧道窑轮廓显现。大缸窑——古老的地名与村落,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早在宋朝未年即八百年前石姓的祖先迁徙此地,并开始制陶建窑,薪火相传,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大缸窑地名由此而得名。
大缸窑的老前辈工人曾提及历史上有多条隧道窑,老人的传说一代与一代相传,但没有文字记载。时过境迁,现代人不知详细地理和位置!
梁付胜先生心情很激动。他认为此古窑址发现展现的是大缸窑历史演变的一部分,也是大缸窑陶瓷器的活化石。老人立即用手机拍摄了现场,第一时间告诉了笔者。我专程从枞阳赴大缸窑古窑址现场,见证了实物。
次日,2019年4月12日上午,笔者到文物馆向资深考古专家刘馆长汇报,得到了热情接待,并立即决定派人去大缸窑的现场去取样。考古工作人员到现场后,通过考古工具,挖掘提取了釉瓷片,还拍摄了照片。退休工人梁付胜老先生向考古人员介绍:“由于大缸窑周边有独特的陶土资源,邻近高山可供烧窑用的柴薪,为陶瓷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能制造粗制土陶产品,同时还生产釉制陶器,如釉缸釉钵等。本古隧道窑址就是烧制釉瓷器的古窑。隧道窑体的墙壁上附着黑色釉物清晰可见,窑体内附属物有釉瓷片、窑灰等。在隧道窑址周围有堆积如山的釉瓷瓦砾窑渣。”
古朴厚重的大缸窑,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蓄含着大缸窑艺人世代相传的古老陶瓷制作技艺,展现大缸窑近千年历史的发展进程。
考古人员离开大缸窑前,梁付胜老先生还请考古专家到近代的大缸窑隧道龙窑进行了实地考察,使其对大缸窑陶瓷古文化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看来大缸窑历史悠久,此次发现就是见证。 :):):) 可能不止八百年,不要急于下结论,应该测试一下,我还发现到商代红陶陶鼎残片。 应该保护起来,开发旅游景点。 这个值得研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