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所不能!》——读庞威《为爱守候》
爱,无所不能!—— 读庞威《为爱守候》
无法想象,一个经历了父亲离世,四处寄居的女孩;一个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心脏病、下肢截瘫的女人;一个经历了丈夫五次大手术、两次病危的妻子;一个在贫困时连土豆、白菜都供不上女儿吃的母亲,是在怎样的坚韧中,走过这十多年的心路历程。
这是我读完黑龙江作者庞威《为爱守候》后第一触动。
庞威,197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富裕县。是身为饱读诗书、文化名人的父亲最宠爱的女儿。父亲患食道癌后的乐观坚强,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也深深影响着她的一生。《我的父亲是本书》中,她以深情的笔墨写道:“几十年之后,我才知道我读过的所有书中,使我受益终生的、最好的一本书,就是‘父亲’。”她爱她的父亲,她以父亲为荣,以父亲为楷模,始终不渝地沿着父亲留下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人生的辉煌。
父亲病故后,几经辗转,十几岁的庞威被送到了叔叔家,虽然叔叔家也不富裕,但叔叔婶子却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这在她的《婶子》一文中,体现得更充分:“十几岁的孩子也许都叛逆,再加上父亲刚刚去世,家人各自离散,使得我更是一言不发,一字不吐。婶子问我不搭理,婶子倒不生气,好饭好菜尽我吃,好床好被尽我睡,洗净我的污衣,收拾我的书桌……许多年后,面对十几岁的女儿,我很难想象当年婶子是怎样忍受叛逆、无礼的侄女。”
1993年元旦庞威出嫁了,新房是公公借来的一间20余平米的小屋,但是庞威依然对未来充满憧憬,因为她拥有一个承诺与她“风雨同舟”的老公张警官——默默奉献的交通警察。然而命运始终都在考验着这对恩爱的小夫妻,当看到阳光渐渐照耀在他们头顶的时候,他们为能拥有自己的生活起居空间而欢愉:“如今,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因为爱就会有家;因为有责任就不言放弃。我们俩都是从没有希望中走过来的,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失望后面也许就是希望的开始。”
日子依然清苦,女儿一岁多的时候,丈夫却不幸患上了肠梗阻,这期间庞威一边四处筹钱,一边还要跟公婆三班倒的照顾经常昏迷不醒的老公。虽然心里非常害怕失去丈夫,可她从不在他面前哭泣,总是在丈夫清醒的时候,让他看到她最灿烂的笑容。“如果他去了哪儿我也要和他一起去,不管是天堂还是哪里!”“那时我祈求老天让他活过来,我会给他我的一切包括生命,我会原谅他所有的过错,他好了之后想咋地就咋地,他遭得罪太多了……因为我陪他这一路的风雨,他一定会记得,这样的感动,他应该是刻骨铭心的。”
丈夫出院后不久,灾难又一次降临在庞威的身上,她被医生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仅次于癌症的绝症,目前医学界尚无根治之法。正是庞威的一句“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来时一起飞”,恩爱的夫妻以心灵共拥的《为爱守候》,让这个三十多岁的妙龄少妇,坚强地战胜死神的威胁,一句“我知道你不会放弃自己的,因为你也舍不得我”,让庞威从下肢瘫痪中爬着、撑着、站着、走着,一直顽强地走到今天!
十几年来无论病痛多么难熬,日子过得多苦,她都咬牙坚持着,尽力把自己收拾的漂亮整洁。她始终是丈夫眼中漂亮的妻子,是女儿面前慈爱的母亲。虽然每年看病都要花很多钱,可如果有朋友急需用钱,她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就像当年别人帮助他们一样。因为她知道,这个世界《因为有爱》。
因为长期患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老公和懂事女儿承担了家里大部分家务。这时庞威就开始用笔回顾生活的点滴,记录生活中给予过她帮助、感动过她的那些人,叙述她和亲人、朋友之间的故事。慢慢的,她开始向报刊杂志投稿,并不时的发表于《农垦日报》等各类报刊。
庞威,一个不幸为病魔和灾难缠身的弱女子;一个遭遇接踵而至不幸的家庭;一个个难解的生命困扰。庞威,庞威们似乎平淡如菊,却坚如磐石,灿烂如花。这一切,皆源于《为爱守候》。] 《爱,无所不能!》 大爱无疆 为爱守候 爱,能超越一切。 爱,无所不能! 爱,无所不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