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休 发表于 2010-4-7 06:37:49

扶贫助农民快速致富

  阳春三月,草木葱郁。近日,记者在枞阳县兴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苗木基地,看到了一片绿色的希望。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钱桥镇邹姚村村民姚银祥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贷款贴息扶持等方式,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为这片荒山披上绿装,同时带动了周边30多贫困户脱贫致富,他本人也被评为安庆市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姚银祥的脱贫致富是我县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2009年,全县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全面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和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完成了减少贫困人口7400人,实施整村推进27个和转移培训1000人的目标。整村推进强筋壮骨

  据县扶贫办主任黄晓江介绍,针对重点村基础实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的实际,在实施整村推进中,把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资源整合。2009年全县共完成投资815万元,平均每个村投入资金达30万元以上。这些资金的投入,帮助重点村新增灌溉面积0.92万亩,新建、续建乡村沙石公路52公里,新建水泥公路60多公里,新建、改建计生、卫生服务室12所5800多平方米,解决饮水困难人口3.4万人,极大地改善了这些重点村基础建设落后状况。

  通过实施整村推进,为贫困村加快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给贫困村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成果,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据测算,2009年,整村推进重点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上年的2237元增加到2953元,增加了745元。27个重点村基本实现了通路、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四通”和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净水喝、适龄儿童有学上、有病能就医的“六有”目标。产业化扶贫舒筋活血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产业化扶贫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探索产业化扶贫的新途径、新方法。针对扶贫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的现状,县里在政策、技术、资金、信息、土地审批等方面对他们予以倾斜,每年拿出200万元的资金,扶持鼓励龙头企业上规模、创品牌。目前,全县有59家企业跻身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并有1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3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衡量产业化扶贫成果的基本尺度。为此,县扶贫部门运用多种形式对生产经营好、扶贫效益高的产业化扶贫示范企业(协会)加大了扶持力度,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一是增强无偿资金的投入力度。2009年共向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入无偿资金26万元,使之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二是利用贷款贴息机制鼓励贫困户参与产业化经营。2008年,全县到户贷款贴息资金30万元,使400多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农户获得贷款资金达1000多万元。三是开展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通过生产互助,扩大生产规模,使这些入互农户有序进入市场。麒麟镇新安村闵庄村民组6户农民在村苗木协会支持下,利用互助资金从事苗木生产,户均年增加收入2万多元。雨露计划授人以渔

  为切实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扶贫开发的科技含量,我县在实施雨露计划中重点抓好两个延伸:即由短期培训向职业教育延伸;由务工技能培训向农业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延伸。去年以来,县扶贫办先后与县直有关部门联合举办计算机、水稻、棉花、大棚蔬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和创业培训班10期,累计培训3267人次,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针对全县劳务输出人数众多、层次不高、技能较低、就业渠道不宽的现状,将培训工作的重心由单纯的实用技术培训向劳动技能培训方面转移,以皖枞学校和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平台,以计算机应用、缝纫、纺织、旅游服务等为主要内容,面向市场,开展订单式培训,使培训与市场对接,促进全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方向转变。

曼联 发表于 2010-4-7 08:07:53

提高农民收入才是硬道理

厌子 发表于 2010-4-7 08:12:55

拉近贫福之间的距离

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10-4-7 08:22:58

ok

王中 发表于 2010-4-7 08:23:16

谁把我公司的名称改了?应该是“枞阳县祥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何休哇何休,当心我告你嚎!

期待灯火阑珊 发表于 2010-4-7 09:41:00

回 4楼(王中) 的帖子

O(∩_∩)O~

hxn 发表于 2010-4-7 10:36:39

支持

山高我为峰 发表于 2010-4-7 10:49:45

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民兴则天下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扶贫助农民快速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