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30年的建筑寿命,你这是在搞笑吗
在浏览新闻时偶然发现住建部所发言的: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震惊啊!
当然,在新闻中住建部的发言人多的是从节能方面出发,而我们,更多的看的是新闻里面的东西。
试想,一座城市的商场、标志性建筑、住房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建筑平均建筑寿命只有30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商场是个人多的地方,这个开不得玩笑,如果30就成了危房,估计商户和顾客都不怎么赞成,但又不能成了危房还大批人往里挤,所以这个商场建筑寿命这样看来应该多于30年。
标志性建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县里的那象征本县特产的建筑物至我懂事以来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30年就无法提供供人瞻仰的功能的标志性建筑我想多半还没有出生。
那剩下的就只是一些住房了。这让我想起了上学一个非常经典的数学题:小红、小明、小强都有一定数量的玻璃珠,其中小红有40颗,小明也有40颗,且他们3人平均每人有30颗,请问小强有多少颗玻璃珠?
本来对于“房屋产权只有70年”的说法我已经很想不通了,配上这让人纠结的30年,理论上还真怕出现房贷还没付清房子就成了危房要勒令搬走了。
说实话,目前我还不知道这个建筑寿命在国内有没有硬行的要求达到多少年,我估计多半是没有的,要不也不会出现这一大批全国性质的“不合格”的建筑。 就三十年,也太短了。强烈要求建筑上抓质量。 这个事不好说,房产证上说土地70年,可是又有多少房子有这么长的呢? 说七十年就得有七十年的使用寿命。 所以我决定不买房子了,专门租房住 质量问题,何时不再是问题 30年不是因为质量问题啦,是拆迁的频繁。事实上也很难想象去住70年的老房子,设备应该很陈旧了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