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诗人周美和
农民诗人周美和一九七四年,周美和高中毕业,又浮山中学加读一年。秋天发大水,江淮之间白浪滔天,浮山钱桥无辑可通,借舟过白荡湖,芦柴披披,如小妇人发,水荡苇根,似老人须。乘船者三人,恰同学少年,前途茫茫,若眼前之水。却兴致勃勃,唱歌,唱歌唱毛主席的歌。次日下午,周美和挽裤管扛锹搞鱼,渔罢,忆昨日情形,忽诗兴大发。估猜,灵感来了,赤膊也挡不住,哪顾脚下汪水,他拈笔吟道:
晚霞飞流映长空,
流水渏涟荡苇根。
舟中众友拥共乐,
红心向党众心同。
(一九七四秋)
一九七五年,父亲人托人保托保,周美和进了大队加工厂,学开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帮农民碾米绞粉。加工厂座落大队部,大队部在和庄,和庄有许多下放知青,知青中有多才多艺者。白日昼修地球,黄汗淌黑汗流,夜晚却怡人快乐。二胡悠悠,棋子笃笃,笛声隐现。年青人端坐池塘边,谈人生,谈理想,谈论大城市。周美和乐在其中,欣作《藕塘赞》。
月映池塘五色光,
浮莲争艳藕花香。
旁池静坐乡邻客,
愁容消散藕塘间。
(一九七五年夏夜纳凉)
“浮莲”的“浮”是不是要改一下?
嗯,周美和手撑下巴颏,嗯,浮莲是说,满池荷叶嘛……有的撑的像伞,有的呢漂在水面上,一时爬不起来……
“旁池”也似乎不好。
改为“池旁”吗,那好像更不好了。
一九七九年,周美和二度参加高考,以失败告终。七八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周美和以钱桥公社前五名考中。录取前牛集医院体检,父亲拿到片子,不相信眼前的事实。周美和肺部漆黑一片,疑似“肺结核”。后去安庆查明,肺部阴影乃柴油烟,白吃药已一年多。落榜者周美和,每天提笔练字,狂写中堂,贴饭求人“我帮你搞副中堂。”帮人写门对,毛笔字突飞猛进。被大队领导班子看中。几个同学都先后考走,27岁小伙儿,还可以再考。然而周美和求学之念已灰。
风霜冰雪逐思波,
泪伴黄土筋骨酸。
终生立下田禾志,
有待儿孙续高歌。
(一九八0年秋)
秋天,他穿得标标致致又一次去了安庆,看望一个回城的女青年。不知道在迎江寺下发生了什么。“过了安庆别讲塔”,回家后周美和接受父亲包办,闪电完婚。女子“没蹚过学堂门”。
周家三代单传,周美和的老子周继宽,是讨饭的奶奶养大的,他要求儿子“宁掉乌纱要儿孙”。 一九八二至一九八七,周美和任钱桥镇十字村村长,因超生被点名,黯然辞职。
八十年代末至新世纪,枞阳流行卖肥猪菜,周美和手提肩背加入大流。1989年夏,周美和卖肥猪菜至山东,三天没卖出一包,走到梁山地界,但见夏风吹拂麦浪,景区彩旗招展,似有迎宾之意。心焦口渴,肩上的肥猪菜重得像石头……
千层麦浪蓄意飘,
万里长河傲语娇。
梁山招手迎宾至,
圣迹无能解心焦。
(一九八九年夏)
当时啊,那小麦苗儿啊一浪一浪地飘来,就像有意取笑我似的。二十多年后周美和喝着小酒谈到。祖国的山河多么美好啊。梁山招手迎宾至,梁山它招手叫我去走一走玩一玩,可是啊,生意不好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圣迹啊,你怎能解我心头之焦!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那年夏天举国欢庆,周美和一家也在热烈庆祝中。周美和的大儿小华高分考中一本,被安徽机电录取。喜当前,想过去,满腿泥浆的周美和,捧着大红的录取通知书,我猜那个双抢季节他刚刚爬上田埂,来不及清洗的毛腿杆上,恐怕还有数条和他一样兴高采烈的蚂蝗。烈日当头,黄汗滚滚,周美和返回稻田继续割稻,却于弯腰直腰中,一首诗已经酿成。
斗转星移艳阳天,
鸡群飞出小凤仙。
源于一曲田禾梦,
一染泥浆三十年。
(作于2006年)
写这首诗时你的心情简直要飞了是吧,我猜小凤仙是指你儿子小华?
不是不是,周美和面前香烟缭绕,脸可能已然羞红了。他说,小凤仙嘛,小凤仙是讲大家很多人都发了财……
呵呵,好像不是实话。
实话实话。小华考那点学校算么东西哇。
嘻,生怕露富,小农心态。
2009年,周美和五十六岁,两个大的业已成家,调皮的三子开了公司,小四学仍在学手艺,这一年周美和做了爷爷。他不识一字的老婆背上吊着孙女,喂猪劈柴,烧锅做饭;榨油坊老板周美和用油黑吃进纹路的大手,笨拙地端着奶瓶给孙女喂奶,伢儿白嫩小嘴吃一口奶,周美和的大舌头巴哒一下,喉节一扯滚动一下。春天,早秧刚抛下了田。新购的二手房位于十字路的路边。周美和用罢山芋粥早膳(恐怕还刚出完恭),他站在二楼的阳台上,放眼望去:清清的水塘,古老的大枫树,翠绿的田野,一派绿意盎然。
良宵三月对田歌,
虫蛙合奏谐人欢。
春播充盈江淮地,
金海茫茫又一波。
(2009农历三月)
2010年3月8号,妇女节的大清早,周美和送我回江苏。黎明前,天黑黑的。他下好了挂面,我吃挂面他吃烟。我突然想起,拉开包拿出笔记本,翻到中页摊开:把你的诗歌抄下来,快抄下来。周美和握笔推辞,哪块是什么诗啊,农民编的顺口溜都算不上。说着,他抓抓头酝酿一番……头毛花白了,眼睛老化了,起笔的右手,不住地抖抖着,烟灰落下几摞,试了几试才写下第一个字。
周美和是我表哥。
2010-3-15晨于常熟 农民诗人的诗更具有深入生活的韵味,也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民的风采! 艺术来自个人的灵感 艺术来源民间,欣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