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上 发表于 2010-3-15 12:30:38

省政府《决策》杂志来枞阳专访集中区建设

   3月11至12日,根据省委宣传部统一安排,省政府《决策》杂志特派记者来枞阳就承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行深入采访,县委书记汪恕东接受了该杂志专访。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委政研室、县委外宣办有关负责人参与了调研。

  汪恕东在采访中指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给枞阳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和战略性机遇,枞阳县委、县政府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主场主角的姿态、决战决胜的信心,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试,集各方之智,凝聚发展合力,全力推进集中区建设。他具体阐述了我县在集中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优势,提出了推进集中区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战略举措。汪恕东指出,我县规划建设集中区的战略定位和思路是:积极争取推进安池铜集中区选址枞阳,打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先导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合作、优化升级的示范区。以“争创承接产业转移最佳投资地区”为目标,以横埠汽车零部件工业园为基础,规划建设一个面积2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在我县东部合铜公路沿线以南、汤谋公路沿线以东、长江以北的三角形区域,包括横埠镇、汤沟镇、老洲镇、周潭镇,规划建设面积100平方公里的集中区。着力打造“三大产业板块”:即沿江重点建设船舶制造、重型机械、有色金属、新型化工、港口、物流产业板块;沿京台高速重点建设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新兴重化工业板块;沿普济圩农场的三分场、四分场重点建设生态产业板块。)的战略思路,强力推进集中区建设。在具体措施上,着力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创新集中区建设思路。通过“以地共建,以土地换合作,以发展空间换合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离机制,举全县之力抓好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二是创新区域发展结构。按照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立足现有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着力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和功能完善。坚持在承接中培育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聚。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集中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集群式承接和产业链招商。争取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培育2至3个产值超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三是创新管理服务。加快与长三角地区体制机制的对接,落户集中区的企业凡属县内收取的规费一律取消,大力推行“保姆式”服务、贴身式服务、全程代理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飞地模式”,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一步扩大土地增量。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公司、信用担保机构。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转岗职工技能培训。探索建立适应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符合统筹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

  采访组一行与县发改委、县招商局、县开发区、横埠镇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我县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区建设进行了深入控讨,并深入到东方造船、宏润纺织公司、枞阳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现场调研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的区位、发展空间、长江岸线、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产业优势和大招商招大商的实际举措。

曼联 发表于 2010-3-15 12:38:53

怎么没提及县城区的发展规划?

厌子 发表于 2010-3-15 14:56:22

不喜欢整天看到的都是计划,实施呢

长江边上 发表于 2010-3-15 17:53:21

回 2楼(厌子)的帖子

先规划后实施

让叶 发表于 2010-3-15 21:22:25

临江人家 发表于 2010-3-15 21:24:33

真想回去了!

沙罗双树园 发表于 2010-3-15 21:30:08

我也想回去了

易建联 发表于 2010-3-15 21:35:46

家乡如果有事情做,没必要在外面

易建联 发表于 2010-3-15 21:37:21

回 5楼(临江人家) 的帖子

你在合肥吗?

临江人家 发表于 2010-3-15 21:38:23

我在南京,今年刚来,人生地不熟的,感觉很落寞!

易建联 发表于 2010-3-15 21:38:55

回 9楼(临江人家) 的帖子

哎!慢慢就习惯咯。

何休 发表于 2010-3-16 07:07:33

发展中的枞阳,也是崛起的枞阳。

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10-3-16 11:13:41

无所畏惧 发表于 2010-3-16 11:55:18

真的吗?规划可没有人来投资,全靠政府和国家估计有点难。

易建联 发表于 2010-3-17 22:28:38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省政府《决策》杂志来枞阳专访集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