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又到人事调整时!
听说县委县政府又要对全县的各乡镇各科局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大调整。可是这次又如前几次一样,对辛辛苦苦在下面工作的乡镇负责人的安排就如同打入冷宫,个个都坐上冷板凳,而那些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个个都安排到炙手可热的位置上。不知这是何故?这样下去在乡镇工作的人还有指望吗?他们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用人方式让人寒心啊! 政界还有这样的说法吗?作为一名小女子,对此不太能理解呢! 树挪死,人挪活,挪挪也好。至于“对辛辛苦苦在下面工作的乡镇负责人的安排就如同打入冷宫”的这些负责人,是否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辛辛苦苦在下面工作”了,就是真的辛辛苦苦在下面工作了,那又是否附合上面领导的意图呢? 政治方面的事,是很难说清的哦。 又到吃饭请客,送礼的时候了,吃一餐就能混一个小官干干,然后横行乡里,欺霸一方,会宫乡就是!![ 引用第2楼政治于2010-03-14 10:20发表的:树挪死,人挪活,挪挪也好。至于“对辛辛苦苦在下面工作的乡镇负责人的安排就如同打入冷宫”的这些负责人,是否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辛辛苦苦在下面工作”了,就是真的辛辛苦苦在下面工作了,那又是否附合上面领导的意图呢? 政治方面的事,是很难说清的哦。 images/back.gif
上下级的关系必须分清楚。官捞政治资本,商捞利益资本。
失意的人拍的是马,得意的人拍的是马屁 大概和楼主有关,和我无任何关系 路过
:枞阳人事调整时,看陶渊明隐居
从陶渊明的归隐和他归隐后的生活可以看出,陶渊明向往的社会是和平与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无身外之求的人生;喜爱的人生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之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大多数的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外貌,但其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身感无所感的焦虑。所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为什么枞阳当官的不学陶渊明呢? 再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非完全的出世,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于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这和逃避现实不一样。 中国十几亿人,当官的有多少,老百姓有多少,你不当干部就没日子过了吗?你表面上是讲官场黑, 实际上是怕手上无权而已!如果你有能耐,哪里都能施展才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那些不干事的只寻思如何提拔,苦了一些干实事的,可怜,不会拉关系,干事都在卖命。枞阳人事就是过路的人事。 我认识不少乡镇的领导都很有工作能力的呀!不是什么人都靠拉关系就能提拔的吧? 枞阳的人事怎样调整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调整后实事求是的为枞阳做的事情 再怎么黑暗,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看来这社会怀才不遇的人很多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