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娘拜年
给老娘拜年安宜生
依然保留着上辈传下的规矩,年三十晚守岁到凌晨1点58分,燃放“开门炮”,再坚守到清晨睡觉。妻拾掇好大年初一的茶点,喊我和儿子起床,一看时间,快十点了。
忽然想起,明天将去亲戚家帮忙操办婚礼,那将是接二连三的忙碌。远在城里的母亲,虽然一再叮嘱我不要忙着到她那儿,可想到这短暂的春节看望母亲的时间被其他事而耽误,心里不免有点自责。于是,赶紧骑上摩托车往城里赶。
母亲是一位平凡的退休医生,我是父母的独生子。在动荡的年代,父亲当大队书记却拿不到多少钱,母亲就她靠微薄的工资,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生活有点清苦,但我从来没有感觉到饥饿和寒冷。父亲去世后,母亲便返城独居,我因种种原因,不能侍奉于膝下,也为春节不能陪伴老娘而深深愧疚,每年只能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接老人到乡下的家里小住时日。
通往城里的路上,迎面所见皆是家家小院燃放鞭炮后的红红花絮,公路上是川流不止的车辆和三五成群的人。但我只是一瞄而过,心里只在寻思着,这个时侯,老娘该站在小楼梯口的阳台上,手搭前额,望着街道上过往的人流里可有她儿子的身影?
见我嬉皮笑脸地站在她面前,母亲嘴里虽说:“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来了?”可仍颤巍巍地张罗着倒水,我哪能让老娘倒水?慌忙接过水瓶。她接着又去小厨房,要弄鸡汤茶叶蛋泡炒米,我赶紧拦住。老娘却执拗地说:“新年大禧,老娘不可能让儿子空着肚子回家,这是规矩。”尽管“年饱”,但还是在老娘那慈祥眼神的“监视”下,品尝了那香喷喷的鸡汤泡炒米。
和老娘相偎在火桶拉家常的感觉真好。张家的儿子考取大学,李边那家姑娘开春要嫁到城里,老秦家的老两口正为儿子不孝而受气,圩堤开年还要加宽加高。母亲全神贯注地听我唠叨,我欣慰地注视着老娘的笑容,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过去一年的疲倦……
终究还是要回家。老娘依依不舍,她平常很容易掉眼泪,但是今天没有,只是眼睛有点湿润。我似乎看见,在我跨上摩托车后,老人家在擦拭眼泪的情形。那动作,既是欣慰,又是不舍,还有牵挂…… 又见到安先生的文章了 安先生的文章,永远都是那样生动、朴实。
在此向安先生及安先生的母亲拜个晚年,祝安母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感动 看到楼主的文章,很让我触动,不禁想起了我的奶奶。可惜她老人家去世多年了、、、、、、 拜读安先生的文章 文章质朴感人 又见安先生的大作 引用第10楼无名指上戒痕于2010-02-28 14:39发表的:
又见安先生的大作 images/back.gif
8楼现在在苏州什么地方 啊 喜读安先生文章,朴实动人。母子情深,跃然纸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