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应统一电话区号
皖江城市带应统一电话区号如何建设好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
2010年安徽省“两会”专题
承接产业转移 建设皖江城市带
长三角及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5年内就可完成,2010年需转移的产业产值约2万亿,承接机遇稍纵即逝。我省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民进安徽省委
虽然皖江城市已形成了一些优势主导产业,但总体上,产业基础还很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限制了产业转移的空间。承接地政府要建立一套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为转移产业打造好三个平台:硬件配套平台;实体性战略融资平台;支持服务平台。——民盟安徽省委
随着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长江的污染呈现出日益加重的趋势。尽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将大大拉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产业转移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繁荣,同时也可能会带来较高的水域污染风险,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九三学社安徽省委
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关键还是靠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的重视,想干事,进行科学发展、科学决策、科学操作。说千说万,关键还是要靠真干,不能让这么好的规划往墙上一挂。——省政协常委程必定 在2010年省“两会”召开前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这一重大喜讯,自然成为政协各界别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大家一致认为,这一规划的获批,预示着安徽正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再也不能错失!更有政协委员建言,皖江城市带应统一电话区号。
更主动 才能抓住难逢机遇
民进安徽省委调查发现,对于承接产业转移,一种观念认为相关产业向我省及中西部地区转移是自然的事情;第二种观念认为部分城市产业、环境等各方面承载量有限,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意义不大。这两种观念,导致认识不到位,行动上主动性不够。
民进安徽省委认为,我省不少周边省份都在争抢产业转移的蛋糕,拼成本,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据专家分析,长三角及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5年内就可完成,2010年需转移的产业产值约2万亿,承接机遇稍纵即逝。我省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否则难有大作为。我省必须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安排皖江各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市、区(县)和各开发区要成立专门机构,由“一把手”负责,并将该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需警惕 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皖江地区虽有很好的环境承载力,但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九三学社安徽省委认为,随着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长江的污染呈现出日益加重的趋势。尽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将大大拉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产业转移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繁荣,同时也可能会带来较高的水域污染风险。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建议,把已开发水源地保护和备用水源地建设同时作为皖江地区承接产业暨城市发展长远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皖江地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建设资金要向饮用水工程倾斜,并加大投入力度。民盟安徽省委也建议,要在承接转移的同时完善产业的配套升级,发展节能、生态、环保产业。严格节能减排责任、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打基础 政府建好三个平台
民盟安徽省委认为,虽然皖江城市已形成了一些优势主导产业,但总体上,产业基础还很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限制了产业转移的空间。具体到工业园区则表现为,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配套建设相对滞后,集聚能力不强,运转水平不高;缺乏大容量快速化的综合交通通道,内河港口吞吐能力不足,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未能充分利用,公共信息网络资源匮乏等。
民盟安徽省委建议,承接地政府要建立一套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为转移产业打造好三个平台。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园区规划,为转移产业打造好承接硬件配套平台;同时,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议由财政部门、经济开发区牵头,构建集融孵化、投资、产权交易、信贷、担保、服务于一体的实体性战略融资平台;皖江城市必须完善支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真重视 关键还是要靠实干
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程必定认为,从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至今,安徽一直不是工业化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落后。首先,规划的获批对我省来说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其次,这一规划也是全国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规划,而产业是经济崛起的基础,现在专项规划出台,有利于我省继续做大优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承接外来产业;第三,皖江城市带是一个带,是安徽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因交通、产业等多因素的关联,势必带动全省的发展。
说千说万,程必定认为,关键还是要靠真干,不能让这么好的规划往墙上一挂。他认为,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关键还是靠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的重视,想干事,进行科学发展、科学决策、科学操作。
无障碍 统一各市电话区号
谈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省政协委员、知名律师王亚林坦称自己的专业所长不在这一领域,但他说自己还是有一个朴实的想法,建议对皖江城市带的所在城市,电话号码区号统一起来,只使用一个电话区号,让皖江城市带成为一个畅通、无障碍的整体。皖江城市带所在城市市民之间互拨电话,不再是长途,手机也不再是漫游,无论是在民众,还是社会的心理上,都会形成一种天然的接近性。真要做成了这件事,一定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大有好处 用事实说话! 承接地政府要建立一套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为转移产业打造好三个平台。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园区规划,为转移产业打造好承接硬件配套平台;同时,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议由财政部门、经济开发区牵头,构建集融孵化、投资、产权交易、信贷、担保、服务于一体的实体性战略融资平台;皖江城市必须完善支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条好,为企业省点黄鱼,才能满意投资环境,另外对企业的抽逃注资一定要监管,注意他们骗了国家的贷款,还骗了我们的血汗钱,但愿我们做工程的能早点拿到血汗钱!唉 电话更加便宜
回 6楼(拉齐奥) 的帖子
统一区号,那我们的号码也升级为八位数。升级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