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航 发表于 2018-3-17 15:15:15

谁说王安石没有二夫人

谁说王安石没有二夫人


   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王安石只有一个夫人吴氏,事实果真如此吗?

    《渑水燕谈》记载:丞相王公之夫人郑氏,奉佛至谨,临终嘱其夫曰:「即死,愿得落发为尼。」及死,公奏乞赐法名师号,敛以紫方袍。王荆公之子雱 【 雱 原作「滂」,据类苑卷六四引渑水谈、宋史卷三二七本传改。】 ,少得心疾,逐其妻,荆公为备礼嫁之。好事者戏之曰:「王太祝生前嫁妇,郑夫人死后出家。」人以为异。又工部郎中侯叔献妻悍戾,叔献既殂,儿女不胜其酷,诏离之,故好事者又曰:「侯工部死后休妻。」

   吴仲庶《浮山集》有诗记载,《送郑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其一:“千里能来两郑公,百年英烈尚遗风【少卿先世尝守是邦】。笙歌少让他时胜,犴狱应从到日空。画戟行程春色里,邮亭离恨雨声中。不辞远为宗风去,一瓣香缘六一翁”。 六一居士,王安石也。

   郑维心,字胜仲,官为少卿,直阁,曾守毗陵,郑其先世曾守于此,住石溪谷口。宋代刘一止(1078~1160)《次韵郑维心贻卢叔才一首》、《郑维心挽诗二首》,宋朝毛滂(1056—?约1124)诗云:“何人支枕古邯郸,孤卧僧房四面山。故遣白云遮谷口,不教幽梦落人间。毛滂为毛维瞻子。

   梁启超先生所著《王荆公》第十九章《荆公之家庭》中说:“公子二:曰雱,曰旁。惟公集有题旁诗一首,亦可征其早慧。”《至大金陵新志*王安石》对旁的记载:“雱弟旁,旁生桐,桐生瓙、珏 ”。意思是说王安石有二个儿子雱和旁,孙子桐为王旁所生,曾孙瓙、珏为王桐所生。再看《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17页)二篇奏章《谢添差男旁勾当江宁府粮料院表》、《谢雱除正言待制表》,十分清楚写明了王雱和王旁的官职,并且,他们不是同一人。

   王珏在担任淮西路转运时,编辑龙舒本《王文公全集》,此本藏于上海图书馆。龙舒本《王文公文集》中《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桐乡山远复川长,紫翠连城碧满隍。今日桐乡谁爱我,当时我自爱桐乡”。龙舒、桐乡证明地点在石溪齐安。龙舒也表明他们曾经生活在龙舒。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政和三年(1113年),故承事郎直龙图阁王桐妻宜人郑氏奏:“二男璹、珏并幼失所。昨奉御笔:璹差管勾万寿观;珏差管勾江宁府崇禧观。今宫观并依元丰法,先次敕罢。窃念妾家贫,二子并幼,遽罢俸录,见无所归。伏望特许男璹、珏依旧宫观。”诏:“王璹、王珏为系王安石之孙,特与宫祠,不得援引为例。承事郎王璹管勾江州太平观,王珏管勾建州武夷山冲佑观。”(《宋会要辑稿》职官 第3593页)。这段信息说明,王桐在1113年前去世,假如他在1080年左右出生,年龄约34岁左右。过去有人根据“王璹、王珏为系王安石之孙”这句话,认为王桐为王安石子,这与《金陵新志》有冲突。陆游《老学庵记》中这句“曾孙奉议郎璹始复进入禁内”,证明了王璹、王珏应为王安石曾孙。也进一步说明了王桐与王安石夫人吴氏没有关系,原因是吴氏有皇帝赐房多间,王桐妻子没必要上奏“二男璹、珏并幼失所”。

      王安石上书《乞以所居园屋为僧寺并赐额札子》、《乞将荒熟田割入蒋山常住札子》作为僧产。吴氏所居住地方。下面三条记录也与此相符。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元符元年九月,即1098 年)癸亥,诏故相王安石就京师赐第百间以上” 。2、《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百三十)引《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拾遗》卷十五)记载:“(元符三年五月戊子)王安石妻吴氏,乞回纳所赐宅;诏依” 。3、《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百三十)引《续资治通鉴长编》(《续长编拾遗》卷十六)所载:“(元符三年十一月庚午)赐故赠太傅王安石妻越国夫人吴氏江宁府官屋六十间,以吴氏托蔡卞为家,旧有赐第京师,己纳朝廷,而卞赴贬所,故有是赐”。吴氏“托蔡卞为家”,而王旁子王桐已有20多岁了,没有与吴氏在一起居住,那就是说王安石另有别处,同时也证明了王桐与吴氏非直系亲缘关系。

   王旁官为太祝、江宁府粮料差粮官,夫人庞氏,宋朝魏泰《东轩笔录》记载:“王荆公之次子名雱,实为太常寺太祝,素有心疾,娶同郡庞氏女为妻,逾年生一子,雱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竟以悸死。又与其妻日相斗哄。荆公知其子女失心,念其妇无罪,欲离异之,则恐其误被恶声,遂与择婿而嫁之。是时工部员外侯叔献者,荆公门人也,娶魏氏女,少悍,叔献死而帏薄不肃。荆公奏逐魏氏妇,归本家。京师有谚语曰:‘王太祝生前嫁妇,侯工部死后休妻’。” (《东轩笔录》卷七)。

   安徽肥东发现一个夫妻合葬墓,发现了墓志铭,为王安石外孙女,是王安石次女文安与吴持节所养。《宋故文水伯淑人吴氏墓志铭》中有这样的描述:“夫人赋灵韶异,资性婉穆,自其幼时,舒王称而异之,常以诗寄文安郡君曰:女复知女工,婉嫕有典刑。文安实舒王之女,夫人之母也,夫人尝侍祖母秦国夫人入觐”。“文安实舒王之女”中“实”字证明了文安为庶出,否则,没必要用此字。

   王安石写下了《过故居》 “泝栰开新屋,扶舆绕故园。事遗心独寄,路翳目空存。野果寒林寂,蛮花午簟温。难忘旧时处,欲宿愧桑门”。 新屋住的蛮花郑夫人也。新屋地点在石溪,地名还在。

    《史记》有这样一句话:“邦福重宝,闻于旁乡。杀牛取革,被郑之桐。”(《史记·龟策列传第六十八》)。王安石给儿女、孙子命名有一定讲究的。看来舒国公、舒王、郑氏、次女文安郡君、次子旁、孙子桐,这与舒州、龙舒、齐安、桐乡是有一定联系的。

   王安石1051年当舒州通判,约1057年离开,以后多次来石溪,并写下了齐安、浮山、桐乡、舒州诗文可充分证明。

   王安石夫人吴氏为越国夫人,长子王雱,长女鄞早夭,幼女嫁蔡京之弟蔡卞。王雱妻子萧氏,孙女嫁给吕安中,继孙王棣(逮)。

   王安石二夫人郑氏,逝时出家。育一子王旁,一女文安,嫁吴充子吴安持,外孙女(1068-1118 )嫁王能甫。王旁夫人庞氏,同安郡人,一孙王桐,王桐夫人郑氏,曾孙王璹、王珏。他们生活在石溪齐安。

   现录一首大家都熟悉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是本区域的特有称呼,其它的地方称为鞭子、鞭炮等,因这首诗世人才知道爆竹就是鞭炮。





枞阳人说事 发表于 2018-3-17 18:08:50

有理有据

渡航 发表于 2018-3-18 10:49:09

枞阳人说事 发表于 2018-3-17 18:08
有理有据

感谢关注,问好先生!

坐壁观花客 发表于 2020-6-14 12:27:17

疑问:郑维心到吉州上任,吉州是欧阳修的故乡,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所以诗中说“一瓣香缘六一翁”。不知道这个和王安石有什么关系?

渡航 发表于 2020-6-16 00:15:39

坐壁观花客 发表于 2020-6-14 12:27
疑问:郑维心到吉州上任,吉州是欧阳修的故乡,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所以诗中说“一瓣香缘六一翁”。不知道这 ...

是我把“六一”搞混了,出现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十分感谢指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说王安石没有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