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小财政”撬动“大民生”
投资650万元实施莲花湖全面清淤、投资2923万元建设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首座大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县城污水处理厂项目顺利推进……舍得拿出“真金白银”,花在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地方,正成为枞阳县委县政府行政的首要目标。今年以来,枞阳县紧紧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目标,拓宽筹资渠道,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今年仅县财政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就达3.1亿元,同比增幅达21%。
该县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坚持财政支持、社会融资和向上争取资金相结合,持续增加对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该县财政由单一的“吃饭财政”向兼顾民生的“公共财政”转型,也得益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收付“四项财政改革”的纵深推进。开源与节流并举,“小财政”终于做出了民生大文章:投资900万元建设乡村公路,解决西部乡镇出行难的问题。在加快县医院、中医院新区建设同时,对全县90%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对44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一体化建设。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实施23个项目工程,新建校舍面积2.3万多平方米。新改建建制村水泥路1014公里,目前已完成目标任务九成以上。投资1232.45万元,解决3.1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共涉及11个乡镇、28个村,兴建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12处、引泉水工程2处,累计农饮工程14处。实施948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盲点”建设任务。其中,有线联网796个,采用直播卫星覆盖152个。 (房列胜) 利国利民的好事! 好事是好事
投资900万元建设乡村公路,解决西部乡镇出行难的问题。在加快县医院、中医院新区建设同时,对全县90%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对44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一体化建设。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实施23个项目工程,新建校舍面积2.3万多平方米。新改建建制村水泥路1014公里,目前已完成目标任务九成以上。投资1232.45万元,解决3.1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共涉及11个乡镇、28个村,兴建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12处、引泉水工程2处,累计农饮工程14处。实施948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盲点”建设任务。其中,有线联网796个,采用直播卫星覆盖152个。
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好像都是村民自己拿钱出来的吧 好事! 好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