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 发表于 2009-10-21 08:45:35

枞阳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干事创业舞台

前两月,枞阳县枞阳镇长河村的女大学生“村官”饶宇特别地忙,她走村串户,深入了解情况,为农民增收和村组发展献计出力。同她一样,该县其他8名大学生村官也深入一线,先当村民再当村官。他们表示,领导的关心、同志们的支持,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家铆足了劲要干出点名堂。

为使大学生“村官”学习上顺心、工作上安心、生活上舒心,枞阳县从“学、帮、考、服”四方面入手,努力为他们干事创业成才提供舞台、创造条件。

学习“乡土化”。上岗前,该县主办岗前培训班,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农业农村有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县情、熟悉工作、找准定位。各乡镇采取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基本县情和所服务乡镇、村的基本情况向到任的大学生“村官”作详细介绍,使他们在较短时间里对县情、乡(镇)情和服务村的基本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帮扶“亲情化”。该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帮扶机制,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并落实了专人负责选聘工作,财政部门安排了专人落实选聘工作专项经费,劳动保障部门和人才服务机构安排了专人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保险、人事代理等各项服务工作,纪检部门落实了专人做好选聘工作的监督,相关乡镇组织委员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者,负责办理任职、工资源共享调配、考勤等日常管理工作。

考核“度量化”。该县研究制定并与8位选聘生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聘任协议书》,明确岗位职责,将熟悉农村情况、增进农民感情、学会群众工作、养成朴素作风的要求贯穿其中。大学生“村官”每年初必须向乡镇、村提交年度工作目标,乡镇党委结合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分工制定目标考核细则,与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交任务、压担子,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

服务“优质化”。实行“一人一卡”制度,2000元安置费一律发给本人,月工资性补助一律按规定标准逐月打卡发放到位。除枞阳镇以外,原则上要求大学生“村官”一律住在乡镇机关大院,并由所任职村配备好必要的办公用具和生活必须品。一律实行定点就餐,正常开伙的村,定点在村就餐,不能正常开伙的村,就近在乡镇机关食堂“搭伙”。

长江边上 发表于 2009-10-21 14:37:15

好事,长河村在下枞阳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干事创业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