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摸风”词条涉嫌抹黑枞阳
10月8日,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今年第3次更新了其收录的一个热门词条——“摸风”,将这种意思为盗窃、偷的犯罪行为专指为安徽省枞阳县一带对偷窃扒拿的美称,并称是枞阳县许多人的职业,是枞阳人走出的一条颇具地方特色的生财之路。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枞阳县官方和民间强烈不满。
轻率“注释”在网上“坚持”5个月
10月12日,记者在百度上看到,这个词条最早于今年5月9日收录于百度百科,当时将“摸风”区域人群定为枞阳县横埠镇一带。 9月14日,修改人向百度百科提出,不应该定点提出左岗这个地名。实际上,枞阳很多地方都有。于是该词条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摸风”最终扩大到了整个枞阳县。而直到昨天,相关内容才被修改删除。
第二次修改后,“摸风”词条迅速在枞阳、安庆的各大论坛、网站传播,而有关枞阳人的盗窃犯罪,几乎都有了这个新鲜的雅称“摸风”。一位网友在论坛里发出感叹,真是无语了。到外面去,千万别说自己是枞阳的,也别说自己是安徽的。 9月21日,枞阳官方网站——枞阳在线,发表了一篇网友的博文,“摸风”词条的创建日,应该成为枞阳的县耻日。博文作者感言:它事关全体枞阳人的人格。
10月12日,记者通过百度搜索“摸风”看到,该词条用了约1000字,详细阐述了“摸风”的地域、由来、发展以及特点。其中称,“摸风”,也就是盗窃,偷的意思,是一种犯罪行为。是安徽省枞阳县一带对偷窃扒拿的美称,在枞阳县许多人把摸风当作一种职业……甚至于有的地方,一个村的人都在外摸风……
最后词条将开放分类(记者注:类似于目录式分类)定为:起源,盗窃,枞阳县,偷。
网友:歧视性内容为何“存活”数月
网友响尾猫说,现在人们都习惯于在网络上搜索信息,查询资料,百度百科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将“摸风”一词定义为枞阳许多人的职业,称是枞阳一条颇具地方特色的生财之路。很不客观,带有歧视性,而作为电子字典的特殊性,百度百科的这种行为会给人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即小偷就是枞阳,枞阳就是小偷。这会给枞阳、甚至安徽的外出务工人员心理上造成很大的阴影,给他们就业带来压力,也给枞阳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据了解,百度百科自称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其意义是,所有中文互联网用户在百度百科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全面、准确、客观的定义性信息。
网友要想让自己的词条被收录,必须得到百度管理员的批准,如果含有色情、暴力、恐怖、不文明内容的词条,将不能成功上传或遭删除,那么,这种带有明显歧视性的“注释”为何成功上传,并存在数月之久?
枞阳县委书记对百度提出抗议
百度百科将“摸风”这种盗窃行为专指枞阳。引起了枞阳县官方和民间的强烈不满,10月12日,获悉此事的枞阳县县委书记汪恕东颇感意外和震惊,并对百度百科的这种做法提出了抗议。
“我们表示抗议! ”汪恕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看到百度百科创建的“摸风”词条后,他感到非常震惊,对这样不负责的行为表示抗议。如果百度不及时更正错误,撤下该词条,枞阳将会付诸法律。
枞阳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方千说,盗窃哪里都有,怎么能专指是枞阳人的行为。
方千主任说,近年来,在外务工的枞阳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比如横埠镇外出务工青年章礼龙,花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收留并帮助贵州流浪残疾人吴杰找家,感动贵州,2005年,贵州副省长肖永安表示:“向章礼龙致敬,向章礼龙家乡致敬! ”还有因追斗抢包歹徒,被凶手刺中腹部英勇牺牲的枞阳农民工鲍光蛇,2006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
另外,近些年,枞阳县充分发挥濒临长江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续好几年闯进全省动态十强县,省城合肥近来还冒出了一批70后、80后的枞阳作家群落,他们的文字闪耀出袁宏道性灵之洒落、李卓吾童心之纯真,颇具明代枞阳人文之遗风,代表性人物有钱红丽、张扬、章玉政、疏利民、晓风、恭小兵。
方千主任还说,枞阳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几十万人外出经商务工,当然也会有极少数外出人员犯罪的,这原本也是正常的现象,但一些人往往看不见其中艰苦创业的枞阳商人群落和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人士,他们只看到其中的背面,将这些无限放大,这就不正常了。百度的这种表述以偏概全,盗窃全国都有,而在枞阳也是个别地区较为严重,就是在这些地方也不是主流,是极少数人。
枞阳县文化人王建生说,当在网上看到百度百科收录这样的词条后,他震惊之余还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应该具备最起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百度要知道自己的影响面有多大,错误的词条将给别人带了怎样的伤害。
文史专家:“摸风”不是枞阳人发明
那么,“摸风“到底是不是枞阳人的发明?
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摸风一词的来源:这可能同枞阳遗留下来的一个原古习俗——“摸秋”有关。所谓“摸秋”,也就是在每年的中秋月圆之夜,一些家庭“穷苦”的人们可以“大方”地到别人家菜园子里“借”一点瓜果蔬菜之类的回家改善下生活,只要不是太过分,主人家大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也不会高声叫骂,否则会被人认为是没“家教”的表现。古人这个习俗,其目的是教人行善,没想到后来却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加以利用,成为小偷小摸的借口。
但是,安庆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雨生和枞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中付均表示,自己是枞阳人,却从没听说过“摸风”一词,各种史料上也没有过记载。
枞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中付说,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风一词可能来自“摸秋”,而摸秋也并非枞阳人创造,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的农村都有中秋之夜“摸秋”的习俗,是人们庆祝丰收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
在枞阳也有“摸秋”的习俗,农民们都不阻止,许多人家还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年轻人来“摸秋”。如果谁家被“摸秋”了,会认为是件开心吉利的事,说明主人大方人缘好,而来年也会有个好兆头。
枞阳县社会治安整治办公室主任朱立新说,盗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每个国家都有,全国侵财案件约占刑事案件总数的70%,怎么将盗窃专门指向了枞阳?
枞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汪黎明说,从专业角度讲,“摸风”就是一种溜门入室的盗窃手段,由来已久,怎么会是枞阳人的发明创造?
公安部门:枞阳盗窃犯罪比率较低
那么在枞阳,“摸风”的人又有多少,情况有多严重?
枞阳县公安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姚再飞说,枞阳县现有约100万人口,按照目前公安部门掌握的情况是,只在枞阳县东部四个乡镇盗窃人员相对集中,估计全部人数加起来有数百人。去年他们协助外地公安机关,共抓获枞阳籍涉案盗窃人员41人。姚再飞副局长说,这样的犯罪人数,犯罪比率并不高。怎么可以说枞阳很多人都将“摸风”当成了职业呢?
枞阳县司法局副局长汪忠芹说,多年来,枞阳县政法机关对打击犯罪一直施行高压态势。今年5月,县政法委还牵头,召集公检法司等部门对枞阳东部4个乡镇治安进行重点整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犯罪率明显下降。
回 楼主(曼联)的帖子
百度太过分了,不能一棍子打死 摸风一族,死有余辜带坏枞阳,吾真无语! 现在就是这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哪地方都有好人,哪地方也都有坏人,百度怎么能一棒槌打死一个枞阳县的人民???
过分!!!
强烈要求百度撤下该词条,并向枞阳人民道歉!! ··················
回 5楼(迎着风) 的帖子
三个字:要道歉回 4楼(烟雨迷离) 的帖子
!太过分了 不用百度了 强烈要求百度修改 向勤劳的枞阳人致敬。虽然在外地生活但是我的根还在枞阳,百度抹黑枞阳我们坚决不答应。强烈要求百度向全体枞阳人道歉,盗窃行为是个别人,不能抹黑枞阳形象。强烈要求修改! 引用第4楼烟雨迷离于2009-10-14 10:27发表的:
哪地方都有好人,哪地方也都有坏人,百度怎么能一棒槌打死一个枞阳县的人民???
过分!!!
强烈要求百度撤下该词条,并向枞阳人民道歉!! images/back.gif
唉,枞阳人在外面的名声现在真是不好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