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e389 发表于 2009-9-9 06:49:46

究竟该感谢谁?

究竟该感谢谁?

    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本县人习惯上称为“城关镇”)上有个如今比较出名的小村庄(说村庄又不准确了,因为现在变成了街道的一部分了)叫“唐家老屋”,用枞阳方言说叫“唐果老”。为什么出名呢?因为前几年这年有棵大枫树,颇上了些年纪。也不知从何时起,那树竟成了“大神树”,初一、十五或其它与鬼神相关或相关的节日,就有当地村民去烧纸鸣爆,磕头膜拜。2003年吧,因建设需要,需要从长江路开辟一条通往渡江路的大道,而“大神树”正立在拟修的路———金山路的中央。于是市政部门开来挖掘机,准备将此树挪开。问题出现了,当地村民认为“大神树”百十年来一直对他们庇护有加,如果挖了这树,岂不是毁了他们的前程,甚至祸及他们的子孙后代,于是乎和政府对着干,坚决阻止挖树。
   “螳臂”究竟不能挡车,在政府的强制下,“大神树”被连根挖起。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修好了,再不见往日的泥泞,以前下三天雨就不能出门的“唐家老屋”人渐渐习惯了有路的日子,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在小村里也慢慢多了起来。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河吃河。“唐家老屋”在以前是没有优势资源的,甚至可以是说是没有资源的,每位村民仅有几亩贫瘠的土地,大多数的日子都很清贫。然而自从金山路开辟出来以后,县城建设的步伐大了,“唐家老屋”所在的石岭村(今石岭居委会)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天还是天,地却不再是“地”,石岭村村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每年村民们仅靠征地这一项收入,都远远超过其他乡镇外出打工的农民一年的辛苦钱。更有精明的人,利用家中的宅基地、自留地,干起了房地产“开发”的“大事业”。在某些好地段,一亩地的价格炒到了百万元以上。以前“唐家老屋”住破土坯房的人不再因住不上象样的房子而发愁,只要将宅基交给私人“开发商”,不但能得到“开发商”返还的4倍左右面积的商品房,还能得到现款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也难怪有人感叹说:“‘唐家老屋’以前在全县都是数得着的穷地方,如今成了枞阳的‘地主’了”。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然而思想意识却未见有多进步。当年的“大神树”不在了,可它在“唐家老屋”人的心里却依然清晰地挺立着。每逢初一、十五或其它传统节日,就会有许多村民自发地赶到“大神树”曾经的挺立处(距县公安局百米左右)烧香、磕头、放鞭炮。但却从来不见一个人为“大神树”的倒掉而欢呼!
    我常常想:如果“大神树”不倒,肯定没有后来的路,更没有“唐家老屋”的繁荣,那这些村民不知会不会更加崇拜这棵“大神树”?
    我常常又想:这些村民倒底是在表达对“大神树”的感谢呢?还是在感谢党的政策?抑或是感谢祖宗把他们带到了这个日后注定睡在床上都能发财的地方?

岁月的流痕 发表于 2009-9-9 07:23:41

还是在感谢党的政策

孤叶 发表于 2009-9-9 08:50:37

眯有共产党就眯有新中国

也算好人 发表于 2009-9-9 09:18:36

感谢老祖宗,以前还怨他们为什么不在上海黄浦江畔盖间茅房,不在王府井圈个木棚,现在已不怨,幸亏他们没有移到汶川。

旭日阳光 发表于 2009-9-9 10:46:58

楼主说的深刻哦!!!

烟雨迷离 发表于 2009-9-9 11:04:00

信仰吧,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信仰,膜拜神灵就是纯朴的家乡人的信仰,虽然时过境迁,但家乡人这一信仰是不会改变的。
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都在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党。他们深深明白,没有共产党,神灵是给不了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的。

Anonymous 发表于 2009-9-9 12:12:47

村民们要感谢的当然是党和政府了,村民们拜“大神树”可能只是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究竟该感谢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