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上 发表于 2009-9-7 10:36:48

县城建设日新月异

  每天华灯初放时,在县城湖滨广场你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市民,或健身、或休闲、或看大屏幕电视。退休老人坐在花坛旁的石凳上聊天,孩子们穿着蹓冰鞋在人群间穿梭,还有很多人凭栏观赏夜色中的莲花湖美景……这是县城新开发的亮丽景观之一。一位来自乡镇的退休干部感慨地说:“如今县城楼高了,路宽了,水清了,人靓了,一年一个样。”这是县委、县政府强势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提升县城建设水平,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侧应点的发展战略,坚持县城优先,完善县城功能,健全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城镇建设的“龙头”。坚持规划领先,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编制和完善城镇规划。以“东进北扩、东进为主”为方向,繁荣银塘新区、启动蒲州新区、规划滨江新区,加快实施一批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和民生工程,进一步增强县城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居住功能。加快推进新区机关办公楼、星级宾馆、综合小区等建设和新区主干道和配套工程建设。同时,逐步加快老城改造步伐,实施一批便民市政工程,切实改善老城人居环境。目前县城达到规模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的“双十”指标,正由“集镇”向“城市”全速迈进。

  在县城框架大规模扩张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将提高城市品位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陆续建设了枞川广场、城西广场、湖滨广场等公共开放型空间。今年又开工了长江路的改造工程,对沿长江路的莲花湖部分区段进行景观改造。县城之美,美在山水,332公倾的莲花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县城之间。今年县政府花大力气对莲花湖实施清淤工程,并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县城建设真是年年有措施,年年有变化。

  枞阳镇古街道成“川”字形:正街居中,河街在南,后街在北。巷道有城隍庙巷和童家巷。解放前夕,商业街只有1条,长约700米,街道宽3-4米,石板路面。县城规模,20世纪50年代为1平方公里,1989年为4平方公里。新中国建立后,以选民区划定街名为建设街、新华街、新生街、银洲街、胜利街、前进街、下枞阳街。

  1955年,县治迁移枞阳镇后,街道进行拓宽,先后投资100.3万元,形成正大街、二大街、湖滨西路、枞阳南路、下枞阳街道等5条主要街道。按照1984年编制的《枞阳县城总体规划》,县城布局依托上、下枞阳老城,环绕莲花湖成片拓展形成一体,市中心正大街移至湖滨路,在莲花湖北侧形成新的市区,新建了一批公共设施和一定数量、规模的建筑群,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更加优美,县城建设日新月异。

曼联 发表于 2009-9-7 10:53:38

县城现在的建设很美丽,可是乡镇几乎没有发展

青天剑 发表于 2009-9-7 11:47:37

县城这几年的建设与变化确实很大,希望我们的县城越来越漂亮。

也算好人 发表于 2009-9-7 12:09:53

这点还是值得赞许的。

笑着面对人生 发表于 2009-9-7 13:56:30

还是搬到汤沟好了(老县城)

何休 发表于 2009-9-7 14:14:20

平时没感觉县城有啥特别的,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感觉变化是挺大的!

易建联 发表于 2009-9-7 17:22:17

吴天 发表于 2009-9-11 10:54:53

等政务新区建设好后,就更漂亮了。

朝飞暮卷 发表于 2009-9-11 11:26:21

岁月的流痕 发表于 2009-9-11 11:27:25

军政府督军 发表于 2009-9-11 16:19:42

硬件实施跟上去了,枞阳老百姓素质也要提高.这几年县城变化很大

曼联 发表于 2009-9-20 14:24:21

枞阳的明天会更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县城建设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