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那年,当我第一次踏入小学之门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童年”这样一个词的存在。但在六年的小学生涯中,我敬爱的语文老师,反复用“我的童年”这样的命题作文,来加深我对这个词的记忆,使得如今,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极为深刻。然而,我一直不太明白,这样一个极具怀旧色彩的题材,怎么就从伟大人物的传记里,从父老乡亲的谈资里,施施然走出,迈着轻盈的步子,像千年的狐妖一般,轻易地俘获了那些年高德勋却又躁动的心?师表们等不及我们成为伟人,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命题释放出来,全然不顾未成年人的权益,悍然将过去式的语法改为进行时的句式。
我的童年其实与伟大的鲁迅先生十分相似,都只能“仰望着四面墙角的天空”。但为了不辜负师尊们的期望,我编造了无数个与小伙伴们嬉戏于池塘,奔跑于山林的故事,我常常为自己没有像列宁一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而感到羞愧,恐惧于某天某人会从天而降,代表月亮来惩罚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了很多事情,譬如:代表月亮的只会是嫦娥,即使不是嫦娥也起码是个美女,于是,我就不那么害怕起来,并变本加厉地将那些编造的故事,广泛运用于:“难忘的一件事”、“一件小事”等等题目之中。
在这样的日复一日编造和利用中,几十年后,我终于修成正果——即使面对堆积如山的文案,也能有条不紊地使出现代写作的必杀技——“复制和黏贴”,并使用得炉火纯青、天花乱坠。这不能不归功于师长们昔日那些看似不近人情的坚持。那一刻,我幡然悔悟,悔恨当初对师门的不敬与怨念。师长们神奇地预见了几十年后文坛写作的走向,并几年如一日地磨炼我的实战技巧,不理会世俗的偏见,不在乎个人荣辱得失,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一群品德高尚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群纯粹的人!
但悲惨的事实是,我和至尊宝一样,到现在都还没有明白舍生取义的含义,更别说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岁月里了。如今,我肃然起敬并低声祈祷——愿世人都尊您的名为圣,愿您的旨意行在生活中,如同行在课堂上……阿门!
童年其实是一个很美好的词,但我确实没有赶走过吃庄稼的牛,也确实没有扶过老奶奶过马路。我有的只是空荡荡的房间和几本散发着腐朽封建残余思想恶臭的画报。王子和公主们既不《学习雷锋好榜样》,也不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实在是可恶至极。但是,请原谅我的意志不坚定,我还是喜欢上了潘、阿喀琉斯、辛巴达这些拥有古怪名字的古怪家伙们。多少年后,当我在一群自以为是的文学青年面前神态安然地吐出这一个个名字的时候,他们如同面对伏地魔的达瓦达索命,彼此惊慌失措、丢盔弃甲。
男孩子大多从小就喜欢战斗,尤其是在那些寂寞漫长的夏日午后。于是,上述的可怜人物们被迫为了一把“手枪”或一份“藏宝图”分成几派,在不属于自己的故事里彼此厮杀。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时时上演,不过除了我这个导演自娱自乐之外,并没有多余的观众。当时,我并不知道,在我无意之间,距离开创一个新的流派是如此的接近。若干年后,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无数的导演和科幻作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流派的市场广大。我不由扼腕叹息,我错失了一个成为伟人的机会,并且是在几十年前就失去了。
往事不可追,我们都是在这样的叹息中成长起来的。故事开始又结束,人物欢乐又悲伤,真正变化的,只是放映的地点——从自己的几寸见方的脑海中,转移16寸的电脑大屏幕中。虽说有了无数观众的喝彩,但我总以为导演们,并不比我童年时候多快乐几分。
幻想的世界征服得太多,未免也有些无趣起来,寂寞总是难以避免。于是,多多少少地,开始思考起一些人生意义之类玄妙深远的问题。年幼的我曾很傻很天真地询问大人们——“人活着有什么意思”,他们如临大敌,用异样的眼光沐浴着我,如同沐浴着那些叫嚣着要跳楼的可怜虫。毫不留情地训斥之后,是无尽地嘘寒问暖,深怕我一时想不开。当然,请原谅我的年幼时候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我是想问是:“人生的意义”、“我是谁”,这样千古以来,所有伟人都会疑惑的问题。
求助无门之后,我又一次与若干年后的好莱坞导演雅克•欧迪亚不谋而合。当然,我不会与露辛达一样,用数字来表达——我选择了图画。这既源于我对“刻画记事”历史渊源的尊敬,也源于我对绘画本身的兴趣。日久天长,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首部连环画巨制,虽然构图比较抽象——基本是粗线条,人物比较单一——就两个人,但是起码我敏锐地选择了一男一女,并聪明地选择了武侠故事背景。就这两点来说,还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的。但是很可惜,这套连环画最终都散落在民间。原因在于,当时很希望通过“纸飞机”的形式,来扩大自己的阅读群体。但由于手段实在是太原始了,最终我没有接待过任何一个慕名而来的女青年——至今依然没有。
就这样,我得不偿失地丢掉了自己的唯一漫画作品,时至今日,我常试想,如果它们依旧尘封在某个箱角,我会不会有兴致为它出个三部曲、前传什么的呢?然后交给那些没有好剧本的导演们——总比老是拍什么《星际旅行》、《星球大战》的无聊故事好,前前后后十几集都拍烂了。
当然,时光不能倒流,但如果真的再让我回到童年,也许我依旧不会改变我的做法。毕竟,方法虽然原始,但一旦成功,天才少年的光环,就从此会停留在我卧室的上空。既然彩票都敢买、既然股票都敢碰,也就没有什么风险不敢冒的了。成王败寇、愿赌服输,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书香阵阵,虽然没有红袖添香,但我终于习惯了在书房里孤单而又快乐地读书,不再霸占着窗户,像个雀儿一样渴望着外面的天空,以及那个据说不太安全世界。随着年龄的增大,多少也做些让师长们看着省心的事了。譬如说:读诗。只是可惜,自己对“鹅鹅鹅”之类,没有丝毫兴趣,多是趁着空隙偷读些柳永的依红偎翠或太白的对酒当歌。当然也有郭靖和蓉儿,令狐先生和盈盈小姐,不过相比诗人而言,侠士们的命运更为悲惨一些,只能在漆黑一片的被窝中,昏黄的手电筒灯光下,或热血沸腾、行侠仗义,或缠缠绵绵、儿女情长。
那些或哀伤婉约或豪情热血的诗歌和故事,激发了我年幼时灵魂深处的写作欲望。不断编写自己武侠小说的大纲(到中学时代居然真的动笔开始写了),甚至写过一首古体诗,至今还记得其中两句——“冬来梅花开,冬去梅花落”。某位师长见到后,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孩子,写诗没有什么前途。”如今想来,不觉莞尔,臆想当年那首诗,多半是向王孟的“无人之境”致敬,而那位师长八九是在诗歌上受过极大挫折。
快乐总是短暂的,没有什么是永恒。师长们告诉过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很多年后,我知道,用这句话来形容我的当时行为显然是不恰当的,但是事实的结果,却基本相同。尽管不敢用但丁的名言来反驳,但却敢用行动来证明“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的勇气。孤独造就偏执,即使时至今日,我脑海中依然时时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脸倔强的男孩,固执地捧着自己的书,不肯后退一步。这样的行为,一度让师长们很失望,认定我将是一个在学业上,没有任何前途的孩子。这件事影响深远,直到我上大学那年,才成功从反面教材转型。
书香剑气、快意人生。我不想把自己的童年描述成一个深闺的怨妇的样子,但我确实没有丝毫地怀念。每每回想,多半只是莫名的悲怆和那些深入骨髓的孤独。或许,我应该感谢阅读给我的乐趣和熏陶,但其实,我宁愿只和小伙伴去撵撵兔子、抓抓鱼,我真的希望那些故事真实存在过,而并不仅仅存在于我的幻想中。我渴望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但是,我不能。于是,我只好投靠了书本与笔墨,依赖于思索和臆想。
直至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时时有人私下抱怨,指责我对周遭事物的冷漠和每逢聚会便显出不合时宜的孤单。只是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成长的故事,不知道那些寂寞和悲伤。
其实,我也不想那样成长。 每个人到成年时都会感觉自己的童年很值得回忆! 人们对童年的记忆,不管是苦涩的,还是甘甜的,都永远不会忘记。 我的童年在哪儿度过的?自己也不能给个明确的答案 美好的童年,难忘的时光,最美的岁月! http://rs.phpwind.net/E___4242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42ZHYXPWFG.gif 字有点小哦!!~~ 我的童年,没那么美好!!~~一想就郁闷!!~ 楼主,字也忒小了点吧,看得好费劲。
唉,我的童年一想也就郁闷…… 我的童年如今还记忆犹新,只是不愿在想起!!! 引用第8楼午夜于2009-08-19 17:29发表的:
我的童年如今还记忆犹新,只是不愿在想起!!! http://www.zy234.com/images/back.gif
不会吧。以你现在的年龄,童年时的生活应该不会有什么挫折的吧。 终于看到四子动笔啦!
已阅! 回5楼7楼。一般这种来说,此等字体字号是最适合的。。 我对我童年的记忆?? 娴熟的文笔功底
丰富的童年生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