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 发表于 2009-8-12 13:40:20

枞阳县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8月7日,全县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会议召开,县领导占聆娜、刘兴元、张复香、汤肇华出席会议,县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中心学校校长、常务副校长,各初级中学校长、辅导小学校长,各完中级学校校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印发了《中共枞阳县委、枞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决定》。至此,我县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决定》首先明确了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任务。

  在调整管理权属上,将原由乡镇管理的义务教育学校的人、财、物上划到县统一管理,建立权责结合、人财事相对统一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和运行模式。同时调整机构设置。

  全县初中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全县小学以现行乡镇区划为学区重新设立22个中心学校,中心学校设在小学,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同时接受乡镇政府监督和指导。乡镇政府不设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二是理顺了对义务教育管理的主要关系。三是明晰对义务教育管理的主要职责。四是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五是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六是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占聆娜要求各地、各部门一要统一思想求共识,切实增强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规范运行抓关键,积极稳妥地推进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三是要加强领导明纪律,确保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顺利实施。

  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枞阳县有关部门出台了具体方案,正加大整改落实力度。

  一是重新设立好中心学校。根据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县初中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小学重新设立22个中心学校。中心学校原则上设在各乡镇辅导小学。原各乡镇中心学校撤销,恢复原来初级中学名称。今后中心学校主要负责本学区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协助县教育局管理学区师资队伍,实施教师晋职、晋级、评优、培训、考核等工作;负责本学区学校年度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及学区财务收支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本学区教育统计工作;负责管理教育教学资料等。中心学校建立校长定期例会和办公会制度。

  二是严格确定中心学校内设机构和班子成员。原则上按乡镇人口数在7万人以上、7万人以下分别增设岗位5个、4个,统一规范为校长、教研站长、办公室主任、主办会计、出纳等,其他内设机构和副校长职数的设置按皖政办〔2006〕60号文件规定执行。中心学校不得在校内再分设校本部一套机构和领导班子。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在原中心学校和辅导小学班子成员中,按照自愿、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产生。中心学校主办会计、教研站长、出纳等均通过统一考试、择优任用。获得县级以上小学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也可以参与教研站长的竞聘。这项工作县教育局将在8月20日左右完成。

  三是切实规范中小学编制。根据省政府新一轮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标准规定,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县镇初中1:17,农村初中1:18,县镇小学1:22,农村小学1:23。确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其占教职工编制比例,初中不超过15%、小学不超过9%。行政管理工作尽可能由教职工兼职。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占用学校编制而不在学校工作的人员所在学校要通知其8月30日前回校报到。对不能按期回校报到的人员即与学校脱离关系,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和学校将严格把关,不得为其支付工资。对未经县教育局批准擅自离岗人员,要坚决进行清理,根据人事管理有关规定予以除名。校长无权批准教师离岗和借予外校。超编学校一律不准进人,对富余人员要调剂到缺编学校,各中心学校要强力做好本学区的教师调剂工作。

  四是坚决清理、清退中小学自聘人员。凡1986年12月31日以后自行聘用的临时人员,尚未清退到位的。坚持谁聘用谁清退的原则,由学校和各乡镇政府负责清退到位,各地不得等待观望或搞表面清退实际不退,留下“后遗症”。从今年新学年起,各中小学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私自聘用临时代课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违者,县财政局不得为其核准工资,校长一律免职。对个别学校确实缺编严重的,首先要强力将超编学校富余人员调剂到缺编学校;其次是鼓励教师多任课,实行超课时补贴;最后才是聘请临时代课人员。聘请临时代课人员必须先向县教育局申请聘用临时代课人员计划,经县教育局批准后,公开、择优聘任。县财政局凭县教育局批准的用人计划,方可核准工资。凡聘用的临时代课人员,都要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

一个人遗忘 发表于 2009-8-12 14:55:56

伯伯的纳乌 发表于 2009-8-14 15:03:22

易建联 发表于 2009-8-15 08:10:08

青天剑 发表于 2009-8-16 08:40:19

祝愿我县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能顺利完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县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