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守护水系“毛细血管”
“河长制”守护水系“毛细血管”2017年5月16日 来源:铜陵日报
本报讯(记者 朱成林)“河水变清了,河岸变美了,心情格外舒畅。”日前,生活在顺安桥边的村民陈建福说,经过河道清淤、坡道绿化后,顺安河呈现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有这样的变化,和“河长制”的落实分不开。
去年5月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境的四级“河长制”管理。根据水系分布情况,将全市23条河流、15个湖库纳入“河长制”管理,涉及河道427公里,并划归为顺安河、黄浒河、青通河、陈瑶湖、白荡湖、菜子湖、“两赛”湖、城区水系等8个水系,由8位市政府领导担任一级河长,30名辖区政府或市直有关部门、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担任二级河长,69名乡镇政府或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担任三级河长,241名村级或社区负责人担任四级河长,编织起一张覆盖河湖的管理网络。各县区通过“走河行动”,对流域内的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河面漂浮物、堤岸和水质情况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共梳理各类入河污染源300余个,建立“一河一档”,各水系一级“河长”分别就河流水质现状、“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密集开展调研,现场召开座谈会,推动制定“一河一策”。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了一、二水厂取水口上游狼尾湖排污口截污下排工程,拆除了三水厂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原横港客运码头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构筑物。
既为基础设施,更是民生、民心工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