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的铜都风光
本帖最后由 渡航 于 2017-5-15 10:35 编辑古人笔下的铜都风光
由于本人精力有限,欢迎朋友提供配图。【注:桐乡,根据史料及地方传说,最早的桐乡大致在现在的枞阳会宫乡,为桐枳原始部落居住地方,又叫桐子国。随着朝代更潜,称谓不断扩大。汉文帝时,属庐江郡舒县,汉武帝时废。封阴安侯、三国为吴庐江郡阴安县,治所移到石溪村,晋为晋熙郡,太守或王领阴安县,南齐为晋熙太守领齐安郡,南陈至隋初为晋州齐安县,隋为同安郡移治会宫乡。唐初桐乡属同安郡。公元734年区划调整,桐乡属庐州府庐江县,唐末属舒州桐城县,宋属舒州桐城县,在旧郡治设石溪镇、石溪务和漕司。宋时桐乡概念扩大,包括整个旧桐城县至民国,石溪从南齐到清朝均以齐安、石溪相称。】辞别南朝宋*刘昶白云满鄣来,黄尘半天起。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注:公元469年,晋熙王刘昶奔北魏时,与妻母话别所作。白云和四面山来源于此,位于枞阳县柳西村。津亭有怀唐*耿湋津亭一望乡,淮海晚茫茫。草没栖洲鹭,天连映浦樯。往来通楚越,旦暮易渔商。惆怅缄书毕,何人向洛阳。津亭:枞阳县石溪街后叶家墩挹秀亭,古时到浮山的渡口。官池秋夕唐·罗隐池边月影闲婆娑,池上醉来成短歌。芙渠抵死怨珠露,蟋蟀苦口嫌金波。往事向人言不得,旧游临老恨空多。松醪作酒兰为棹,十载烟尘奈尔何。官池:官池在项铺石溪街后。唐朝为齐安设白云司,有齐安驿。属于庐州管辖。罗隐隐居浮山后的罗家山时作,创作《淮海寓言》、《谗书》失传。灵山寺唐·罗隐晚景聊摅抱,凭栏几荡魂。槛虚从四面,江阔奈孤根。幽径薜萝色,小山菭藓痕。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灵山寺:位于金社乡乌金渡口灵山。《道光续修桐城县志》有载。檃栝东坡鉼笙诗序宋*杨万里饯饮东坡月三更,中觞忽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中八音。
徐而察之出双鉼,水火相得自啸吟。食顷乃已不可寻,坐客惊叹得未曾。檃栝:剪裁改写。鉼笙:一种吹的乐器。此诗创作时间约在1190年,为杨万里住石溪齐安南山东堂,又叫大师堂,原东坡旧居得鉼笙诗。定风波宋*苏东坡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佳节了,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更沾衣。牛山:又叫牛首山。枞阳县石溪街北面山,有牛头、牛胫、牛眼、牛耳,从浮山向东观看其倒影像一头牛浮在水中。注:以上三首在石溪齐安,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创作。和杜牧之齐安登高唐*张祜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烦弦对落晖。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孙盛:孙盛(生卒年不详),字安国。陶侃在阴安时,孙盛为参军,官至长沙太守,封吴昌县侯。晚年官至秘书监、给事中,故被后世称为“孙监”。著有《魏氏春秋》二十卷,《晋阳秋》三十二卷,《文集》十卷。王弘:王弘(379~432年),字休元,琅琊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书法家。司徒王珣庶长子。曾当过阴安县主簿。迁江州刺史。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进号车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元嘉九年(432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卒于官,赠太保、中书监,谥号文昭,配食武帝庙庭。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云:古时在四面山。位于枞阳县柳西村。中秋月*曹松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曹松:舒州桐城人,晚唐著名诗人。过田家宅杜牧
安邑南门外,谁家板筑高。奉诚园里地,墙缺见蓬蒿。安邑:汉时阴安侯国,三国时为庐江郡阴安县,晋时阴安县治所旧址。位于枞阳县石溪村与白湖乡山河交界处。南门:南门口。位于石溪村王祖村民组和英凹村民组。齐安郡晚秋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齐安郡:南齐置齐安郡,属晋熙太守领县,治在枞阳县石溪。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后池:又叫官池。在枞阳县石溪街北面小圩。题齐安城楼杜牧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齐安城楼:为碉楼。位于枞阳县石溪渡口。忆游朱坡四韵杜牧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朱坡:又叫朱陂。汉时朱邑少为桐乡啬夫所修水利工程。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封刘安儿子刘不害阴安侯。又说三国时曹操任朱光为庐江太守,治阴安县。朱坡为朱光修的水利工程。罗珦为庐州刺史时重修,并开垦良田万倾,考课第一。《全唐文》有记载。杜牧在罗珦任庐州刺史。
朱坡绝句三首杜牧
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馀。
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
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回岩势犬牙。自笑卷怀头角缩,归盘烟磴恰如蜗。朱坡杜牧
下杜乡园古,泉声绕舍啼。静思长惨切,薄宦与乖暌。
北阙千门外,南山午谷西。倚川红叶岭,连寺绿杨堤。
迥野翘霜鹤,澄潭舞锦鸡。涛惊堆万岫,舸急转千溪。
眉点萱牙嫩,风条柳幄迷。岸藤梢虺尾,沙渚印麑蹄。
火燎湘桃坞,波光碧绣畦。日痕縆翠巘,陂影堕晴霓。
蜗壁斓斑藓,银筵豆蔻泥。洞云生片段,苔径缭高低。
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
汉馆留馀趾,周台接故蹊。蟠蛟冈隐隐,班雉草萋萋。
树老萝纡组,岩深石启闺。侵窗紫桂茂,拂面翠禽栖。
有计冠终挂,无才笔谩提。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登灵山水阁贻钓者唐*杜荀鹤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未胜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纵有风波犹得睡,总无蓑笠始为贫。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荻浦:荻浦为旧桐城八景之一,荻浦归帆。位于枞阳县老洲镇。芦湾:芦湾为老湾,在老洲镇。题灵山寺行坚书院唐*杜荀鹤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灵山寺:《枞阳县志》有载。位于枞阳县金社乡乌金渡。过獭桥湖宋*杨万里圩路抨弦白,圩沟夹柳青。藻明潜拨剌,日暖冻蜻蜓。只个新茅店,分明是水亭。行来惟恐尽,览处不容停。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宋光宗时,召为秘书监,出为江东路转运副使。1190年前后出任转运副使,住石溪漕司。转运使:宋太宗时于各路设转运使,称某路诸州水陆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獭桥湖:獭与濑同。獭桥湖位于乌金渡口至石溪浒一片水域。从石溪到乌金渡口约有七里,叫七里濑。《道光续修桐城县志》记载:石溪西北受钱家桥之水,东北受罗昌河之水,入于獭桥湖。东乡龙城、柳峰诸山所出之水,西过马埠山北,又西入獭桥湖。獭桥湖西,受老人桥之水。北受石溪之水。东收龙城、柳峰诸山之水。东南至乌金渡,下白荡湖。藏船屋二首宋*杨万里望见官旗御舳舻,渔船争入沼中芦。藏船芦底犹有雨,屋底藏船雨也无。非港非沟别一涯,茅檐元不是人家。不居黔首居青雀,动地风涛不到他。藏船屋:现为枞阳县石溪村与边山村交界处的圩。古为藏船滩,相传孙权与曹操争战时藏船于此。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宋*杨万里天惜淮山不惜银,浑银砌起一长城。淮山里在银城里,半山诸峰越样青。银城遮不尽淮山,许事何缘便达天。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淮山白云:指宋朝的石溪务所在的地方,宋时设有漕司,作者在任江东转运副使时所管辖的镇。杜牧诗云:白云生处有人家。舟过大通镇宋*杨万里淮上云垂岸,江中浪拍天。须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芦荻偏留缆,渔罾最碍船。何曾怨川后,鱼蟹不论钱。大通镇:铜陵市大通古镇。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宋*杨万里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後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懽。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松源:枞阳县破罡松元。灵山宋*杨万里饶水回回转,灵山面面逢。展成青步障,剑作碧芙蓉。变态百千样,尖新三两峰。远看方更好,还隔翠云重。灵山:位于獭桥湖与竹节湖之间,三面环水。古有七里獭、八节滩之称,前有八节叽,有灵山寺。《续修桐城县志》有载。过新开湖五首宋*杨万里奇哉万顷水精盆,一线青罗缘却唇。只有向南接天去,更和一线也无痕。渔郎艇子入重湖,老眼殷懃看著渠。看去看来成怪事,化为独鴈立横芦。白苇黄芦尚带秋,长风远水几时休。愁人对著君休问,不是愁人也作愁。一鸥得得隔湖来,瞥见鱼儿眼顿开。只为水深难立脚,翩然飞下却飞回。远远人烟点树梢,船门一望一魂消。几行野鸭数声鴈,来为湖天破寂寥。新开湖:位于枞阳县石矶新开。壬子正月四日後圃行散四首宋*杨万里淡日微舒又急收,兜罗绵隔紫灯球。更将数点无声雨,不湿人衣却湿头。勃姑偶下小梅枝,要看渠侬褐锦衣。柱後藏身教不见,却因不见转惊飞。双鹊营巢浪苦辛,栋条御折不辞频。旧条老硬新条勒,却向篱根拾落薪。傅语春光恰好穠,太穠恐怕恼衰翁。日华五色无寻处,只在蛛丝来去中。後圃:为官池。在枞阳县石溪街北面小圩。(公元1192年),杨万里为江东转运副使时,住石溪漕司。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宋*杨万里蓼岸藤湾隔尽人,大江小汉绕成轮。围蔬放荻不争地,种柳坚堤非买春。
匏瓠放教俱上屋,渔樵相倚自成邻。夜来更下西风雪,荞麦梢头万玉尘。荻篱萧洒昵来新,茅屋横斜尽不真。乾地种禾那用水,湿芦经火自成薪。
鸟居鱼笑三百里,菜把活他千万人。白浪打天风动地,何曾惊著一微尘。芦挥尘尾话清秋,柳弄腰支舞绿洲。引得江风颠入骨,戏抛波浪过於楼。
十程拟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丁家洲:铜陵市北江上洲。封舒国公三絶王安石其二桐乡山远复川长,紫翠连城碧满隍。今日桐乡谁爱我,当时我自爱桐乡。桐乡:桐城县旧称,在枞阳县浮山周边一带。其三
开国桐乡巳白头,国人谁复记前游。故情但有吴塘水,转入东江向我流。安丰张令修芍陂王安石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目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芍水:为鹊水,古有鹊溪。《嘉庆庐州府志》有载。到舒州次韵答平甫夜别江船晓解骖,秋城气象亦潭潭。山从树外青争出,水向沙边绿半涵。行问啬夫多不记,坐论公瑾少能谈。只愁地僻无宾客,旧学从谁得指南。”啬夫:朱邑少为桐乡啬夫。桐乡属舒,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人,曾为居巢长。皇祐三年辛卯(1051年),三十一岁王安石以殿中丞通判舒州。题齐安驿宋*王安石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薫。梅残数防雪,麦涨一川云。齐安驿:齐安驿唐朝设置,宋朝沿用旧称,元朝为石溪驿。位于枞阳县石溪街东边齐山。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是浮山周边地区特有称谓,其它地方称为鞭炮、鞭子、花炮。这首诗是王安石在任舒州通判时,住石溪漕司而作。相传大宥母亲去世,其子孙用竹、桃枝等送葬时四处抽打,为驱邪之用。过故居宋·王安石题注:张本题作溯筏。龙舒本《王文公文集》以《泝栰》。溯筏开新屋,扶舆绕故园。事遗心独寄,路翳目空存。野果寒林寂,蛮花午簟温。难忘旧时处,欲宿愧桑门。光宅寺王安石齐安孤起宋兴前,光宅相仍一水边。蜂分蚁争今不见,故窠遗垤尚依然。齐安:刘宋以前为阴安县,南齐时改名齐安。《南齐书》有载。题齐安寺山亭北山无踯躅,故国有杨梅。怅望心常折,殷勤手自栽。暮年逢火改,晴日对花开。万里乌塘路,春风自往来。齐安寺山亭:为王安石读书处。齐安寺又叫齐安院,又叫天竺寺、天兴寺、天真寺。位于枞阳县柳西村。 庚申正月游齐安王安石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后园:杨万里诗为后圃,即官池。在枞阳县石溪街北面小圩。庚申:1080年。庚申正月游齐安有诗云水南水北重重柳壬戌正月再游王安石
招提诗壁漫黄埃,忽忽笼纱两过梅。
老值白鸡能不死,复随春色破寒来。招提: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诗壁:被诗人题上诗的墙壁,或专供诗人题诗的墙壁。老值:唐代泛指官府的额外差役,在官当值无月薪的小吏。后泛指官府额外吏役。这里指作者本人。白鸡:指不祥之年(辛酉年)。宋 王安石《次张唐公韵》:“公乘白凤今何处?我适新年值白鸡。”壬戌正月晦与仲元自淮上复至齐安宋*王安石风暖柴荆处处开,雪干沙净水洄洄。意行却得前年路,防尽梅花防竹来。同陈和叔游齐安院缫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他日玉堂挥翰手,芳时同此赋林坰。陈和叔:陈绎称陈和叔,仁宗嘉祐六年(1061)进士,知制誥,拜翰林學士,以侍讲学士知邓州,历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成字説后与曲江谭掞丹阳蔡肇同游齐安院宋*王安石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髙。灵山 宋*王安石灵山宁与心为仇,斤斧侵凌自不休。
水玉比来闻长价,市人无数起相雠。
灵山:位于獭桥湖与竹节湖之间,三面环水。古有七里獭、八节滩之称,前有八节叽。灵山寺王安石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夫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穠。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灵山寺:建于唐,《续修桐城县志》有载。砚石铭宋*黄庭坚山谷铭曰:叔祖公溥,得石溪浒,剖璞见龟,以荐书府。灵龟六用,显一藏五,天资秀温,韫椟应雨。石溪浒:石溪街西边沿河一带浅滩,呈丹霞地貌,石溪乌龟头名称来源于此。选自【有石刻集中不载】砚笺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砚笺卷四黄庭坚舅父李公择在舒州当中官时,黄庭坚经常来此,有黄庭坚读书处,《道光续修桐城县志》有载,人们称小师堂,其位置在枞阳县石溪街南山冈。八节滩宋*黄庭坚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注:梁太祖受禅,姚垍为翰林学士。上问及裴延裕行止曰:“颇知其人,文思甚捷。”垍曰:“向在翰林号为下水船。”太祖应声曰:“卿便是上水船。”议者以垍为急滩头上水船。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仙桥洞宋*黄庭坚横阁晴虹渡石溪,几年钥锁镇瑶扉。洞中日月真长久,世上功名果是非。
叱石元知牧羊在,烂柯应有看棋归。若逢白鹤来华表,识取当年丁令威。叱石:据《艺文类聚》卷九四引晋葛洪《神仙传》:皇初平牧羊,为一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未归。其兄初起寻访至山,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亦省作"叱石"。相传枞阳县石溪村与柳西村交界处为羊子山口,古有有石羊二只,叫白羊口。后来写白杨,白杨里名称来源于此。石溪:石溪渡为浮山到石溪街的古渡。烂柯:指棋谱。有欧阳修来浮山,远录大师因棋说法故事。齐安早眺宋*周弼昔日干戈地,凄凉古塞情。军同民杂戍,州与县分城。
野旷孤鸿绝,沙寒一骑行。十年生息后,人尚怯论兵。荻蒲苏轼
雨折霜乾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
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荻蒲:又叫荻埠,在枞阳县老洲镇,《江南通志》有载。鹦鹉洲:现名为和悦洲,又叫荷叶洲。鹦鹉洲与大通镇相对江上洲,称小鹦鹉洲,古为红灯区。铜陵、贵池、枞阳一带流行一句骂人的话:你可是鹦鹉洲来的。意思说:是婊子养的。据传清朝桐城县与铜陵县为争荷叶洲打过官司。东坡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碓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东坡位于枞阳县石溪街南面小冈叫南山。东坡受贬时,李公择为中丞通判舒州,把自己的环翠山房让给东坡居住,叫大师堂,又称东堂,“东坡居士”来源于此。李公择为黄庭坚舅父,来时住西边叫小师堂。东坡八首
宋*苏轼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有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东坡八首
苏轼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此诗作于雪堂。苏东坡在大师堂东皋,现名齐皋,得荒田数亩,筑雪堂。
东坡八首苏轼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东坡八首苏轼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东坡八首苏轼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东坡八首苏轼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李衡奴:称橘子为“李衡奴”。 同舍郎:指李公择,为舒州中丞官,时住环翠山房小师堂,把自己东边房子让给苏东坡居住,称大师堂。故以邻相称。灊岳:为舒州府所在地。
东坡八首苏轼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家有一亩竹,无时容叩门。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从我於东坡,劳饷同一飧。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潘子:指潘大临,称颁老。潘大临福建辋川人,与苏东坡是好友时,在石溪筑雪堂,在临皋亭东。
东坡八首苏轼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君,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买山:放鹤买山,指有归隐之意,苏东有《放鹤亭记》。从玘禅师诗云:“放鹤买山人若在, 邀来此处住岩寒。”见隐贤岩石刻。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苏轼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笺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同安:隋朝为同安郡,唐朝为同安县,宋朝设同安监属石溪镇管辖。位于枞阳县会宫镇城山。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苏轼
扰扰万生同大块,抢榆不羡培风背。青丘已吞云梦芥,黄河复缭天门带。长讥韩子隘且陋,一饱鲸鲵何足脍。东坡也是可怜人,披抉泥沙收细碎。逝将归修八节滩,又欲往钓七里濑。正似此鱼逃纲中,未与造物游数外。且将新句调二子,湖上秋高风月会。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八节滩:竹子湖又叫竹节湖、竹丝湖,有八节叽(八个叽),在金社乡竹湖,这一带有八个水汊口,其湖滩古称八节滩,现已为圩田。七里濑:濑同獭。过乌金渡口到石溪浒这一片水域叫濑桥湖,也写成獭桥湖。竹子湖、獭桥湖《道光续修桐城县志》有载。赵承议:承议郎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燕懿王德昭曾孙,安定郡王世准侄儿。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陈教授:陈师道,陈师道(1053~1102),北宋。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齐安秋日 宋*张耒齐安荒僻郡,平昔处放臣。幸此公酒美,复此高秋晨。百忧虽抢攘,一榼奈芳醇。举杯三酌后,遥作葛天民。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著有《柯山集》、《宛邱集》、柯山诗余》。夜过石溪驿 元*张翥篮舆摇醉梦,轧轧过前冈。木落风声碎,行人月影长。
远村时见火,沾露忽零裳。一笑方言异,前涂殊未央。石溪驿:唐朝为齐安驿。位于枞阳县石溪街。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寻退居淮东。会朝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应奉、修撰,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兼祭酒。荣禄大夫。以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年八十二。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皇太子领军进攻京师,孛罗贴木儿战败,被元顺帝密遣人刺杀。作者在任河南行省平政事去安庆路的途中经过石溪驿而作。石溪驿是今枞阳县枞阳县石溪街,为晋熙郡齐安县旧治所在地。石溪宋朝设务,为舒州十九务之一,设监司分管相当于今天枞阳县范围内税务和部分行政职能,元朝设驿。叠石溪二首司马光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野老相迎拜,溪童乍见惊。其二山鸟劝人饮,山蝉笑我狂。
归时兴未尽,不得看斜阳。叠:惧也。怀叶书山庶予姚鼐故乡东里隔齐安,马首才旋去不难。略似霸陵临渭上,瑟声清怨走邯郸。选自《惜抱轩文集》咏古姚鼐鼓枻出大江,回首枞阳渡。中有汉帝台,言是射蛟处。
日夕大风吹,青条变枯树。上有黄鸟吟,下有寒兔顾。
忆昔翠华游,帆墙隔云雾。中流造新歌,清音发众嫭。巡游既已疲,神仙不可遇。为念《祈招》诗,广心焉所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