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分类分批培育特色小镇
铜陵分类分批培育特色小镇2017-04-17 10:59 安徽日报
原标题:铜陵分类分批培育特色小镇
本报讯(记者 林春生)近日,铜陵市政府出台 《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自今年起分阶段、分批次培育特色小镇,到2020年建成1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推动形成特色小镇集群发展的新格局。
铜陵市按照“以点带面、特色引领、典型示范、梯次推进”的原则,今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年”活动,首批遴选4个产业基础好、资源禀赋优、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或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的特色小镇,利用3年时间予以重点打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县区政府(管委会)按照梯次推进、因地制宜要求,培育建设一批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的特色小镇,为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其中,枞阳县不少于3个、义安区不少于2个、铜官区不少于1个,作为今后申报国家、省、市级特色小镇重点培育对象。
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年活动主要任务包括: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依托和悦老街和澜溪老街、国家级长江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形成大通古镇风景区空间格局,建成国家一流示范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长江文化情境旅游小镇;以清华同方信息港、中科大创业园等为平台,引领示范众创空间建设,集聚先进技术、人才、资本、创客团队、新型业态等创新要素,打造具有特色的皖江创新小镇;整合西湖湿地公园、青铜帝国、铜文化博物馆等资源,建设西湖文体小镇;以安徽民俗村、意大利风情街为依托,打造江南天井小镇。
铜陵市明确将特色小镇作为孕育新业态、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的重要平台,推动创新创业、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把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作为促进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内容,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要求,因势利导,突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对列入市培育对象的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求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20%,3年建设期满后,每平方公里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亿元;文化类和旅游类特色小镇,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5%,3年建设期满后,每平方公里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未来发展前景极具想象空间。期待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为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