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讲座” 谨慎购买保健品
慧眼识“讲座” 谨慎购买保健品铜陵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登建 记者 姜蕊)通过大打温情牌,与老人建立感情,然后邀请假名医演讲并请所谓的专家会诊,最后销售无资质的保健品,商家最终获利高达60倍……前不久,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欺骗老人的“健康讲座”引发了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一些市民反映,他们的亲朋好友也曾有过类似的“听讲座买产品”经历。铜陵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购买保健食品需擦亮眼睛,切莫贪图小便宜。
反映:家里保健品成堆,根本吃不完市民夏青(化名)的爷爷奶奶均年过七旬,在夏青心目中,两位老人慈祥和善,却有个共同的毛病——爱听所谓的健康讲座,高价购买成堆的保健品。“他们分别参与了两个健康讲座,对方除了对他们热情地嘘寒问暖外,还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旅游,在途中忽悠他们购买各式各样的保健品。”提及这些,夏青甚为恼怒,“他们隔三差五就会参加这样的讲座,然后陆陆续续带回来各种保健品及生活用品,现在二老的卧室里堆满了保健品。”夏青激动地说,家人不知劝阻过多少次,老人们始终听不进去。实例:夸大宣传忽悠人,接二连三遭投诉“我们经常会接到关于健康讲座促销保健品的举报投诉。”市12331食品药品信息与投诉举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一些商家打着宣传健康知识的幌子,向老人们推销各类保健食品,有的甚至还夸大宣传,声
称该保健品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我们就曾遇到过这样一起比较典型的案例。”该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8月份,他们陆续接到市民反映,某商家通过开展讲座向老人宣传某种保健食品,一些老人购买后发现其疗效并没有宣传中那么“神”,于是陆续向该局投诉举报。“经过我们调查,该产品生产厂家及产品本身都属于正规产品,但是其涉嫌夸大宣传,并且价格比市面上的要贵上好几倍。”该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在向市民开展食药宣传过程中,常常会强调不要相信类似的促销手段,但仍有不少老人相信,因此,这样的问题屡禁不止。
提醒:选购保健品需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切莫贪图小便宜。”该工作人员提醒市民,部分商家将保健品包装得类似药品,加之天花乱坠的宣传,并通过送赠品、免费试用等方式让一些老人深陷其中却不知被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保健品没有疗效,但它能够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该工作人员提醒道,市民应选择在正规药店、商场选购适合自己的保健品,同时要认准“蓝帽子”,看清包装标识、注意产品的禁忌,还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我们还要提醒广大老年市民,一定要理性对待各类促销活动,谨防消费陷阱,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注意索取和保存相关消费票据及凭证。”该工作人员建议道,正确对待病痛的方式不是买保健品,而是去正规医院诊治。
老人家容易上当,千万不可大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