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公款吃喝不止 ?
官员陪酒致伤新闻时有见闻,但后继者仍飞蛾扑火般“勇敢前进”。官场应酬文化已异化为官员腐败的现实,公款吃喝得不到有效遏制,应酬文化不断蔓延。应酬成了官员笼络感情、获取利益、获得髙迁的方法。很多问题往往并不是在办公室里解决,而是在饭局上得到解决。应酬成了官员“工作可以不干,但应酬不能少”的“必修课程”。很多地方,甚至于将这种腐败文化合法化,把官场“潜规则”明化为“显规则”。这体现出来的正是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了当前财政监管制度的巨大缺陷。一定意义上来说,公款吃喝不止,陪酒至伤者不止。官员陪酒致伤不断上演,官员为招商引资而伤,为向上级表忠心而伤,为跑项目而伤,为得拨款为而醉伤,酒后猝死……不得不说,官场应酬害官不浅。但官员喝酒致伤的背后,让人看到的却是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问题。很多官员之所以喝得很多并非说明其多能喝,而是喝酒都不用自己掏钱,用不着心疼。公款吃喝,不喝白不喝。更何况,可以借机和领导笼络感情也可为自己的将来做一笔免费的投资。总之,公款吃喝对官员来说“百利无一害”。
遗憾的是, 为陪酒醉伤定性的“革命”。公款吃喝本该禁止,但一些地方却为要为其“正名”,把腐败文化合法化,把官场“潜规则”明确化,将官场特权福利正规化。有地方甚至还为喝酒致死官员举行盛大追悼会,有地方对喝酒致死官员表彰。官场腐败文化被视为理所当然,相关禁止性规章制度成了摆设。官员荣辱观念、法律观念何其堕落,不难看出。
事实上,官员喝酒致伤反映出来的正是日益严重的公款吃喝难以遏制的现状。这在根本上也暴露了当前县财政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县财政如果实行透明公开制度,遏制公款吃喝其实并难事。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县财政的公开和监管力度远远不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体制、漏洞太大,给公款吃喝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公款吃喝并非无根的歪风,而是深深根植于一个缺乏透明公开的财政体制的土壤当中。人民在对那些喝酒致伤官员同情的同时,也是对遏制公款吃喝,建设透明公开财政制度的诉求。 人民在对那些喝酒致伤官员同情的同时,也是对遏制公款吃喝,建设透明公开财政制度的诉求。 公款吃喝对官员来说“百利无一害”,也增加了被吃单位的经济负担,应该制止这一怪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