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你的心房 发表于 2017-2-6 15:20:46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枞阳文化建设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枞阳文化建设
        2017年02月06日14时42分        铜陵日报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枞阳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建设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推进机制和体制创新,细化改革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枞阳县的文化底蕴深厚,但留存于地表的可看性历史文化元素却不多。枞阳目前应该下大力气整理文化历史资源,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培育文化市场,支持文化产业。整理文化历史资源,兴建公共文化设施,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实更是一项补账工作,是偿还历史的欠债。多年来,我们只重视GDP的发展,导致对文化重视不够,文化资源比如文化遗产保护程度不高,很多遗产没有进入到保护领域。此外,大量的文化设施处在功能退化的状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整理文化资源和兴建文化设施上,这是拓展枞阳几十年上百年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再培育文化市场,以政府扶持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以“名人·名城·名山”为战略目标,打造具有枞阳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铜陵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枞阳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思路,《规划》指出,厘清枞阳作为桐城派文化发源地的传承脉络,加大对桐城派文化的整理挖掘与推广,加强桐城派文化、桐城歌的研究,树立铜陵在“铜”之外新的“桐”名片。加大文化创意产业与桐城派文化的结合,开发与桐城派文化相关的影视剧、音乐舞蹈表演、动画及周延文创产品。

  一要讲好枞阳名人故事。枞阳自古名人辈出,在“安徽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中独占11位,先后涌现出“铁骨御史”左光斗,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方以智,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章伯钧,将军、外交家黄镇,美学大师朱光潜,铁画大师储炎庆,“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等一大批杰出人物。近年又涌现出以汪旭光、陆大道、丁汉、王福生等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界精英,航天科工曹建国、美的集团方洪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建议政府筹建“枞阳名人馆”,以名人陈列馆、名人蜡像、文化长廊、植物造景等形式展示名人文化。以多种文艺手法讲述枞阳故事。此举既能带动枞阳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又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与日俱增的需求,同时也激励后人,传承文明。

  二要扩大浮山名山影响。安徽五大名山之一的浮山,既是国家森林公园,又是国家地质公园,不仅风景独好,还有唐代至民国时期摩崖石刻400余处。据有关专家研究考证,明清以来,浮山周边产生了方以智、左光斗、钱田间、何如宠、方苞、刘大櫆、姚鼐、朱光潜、方东美、黄镇、章伯钧、光明甫等等一大批名家名人,集宗教、哲学、科学、文学、政治等多种文化内涵于一体,形成了以浮山为中心的浮山历史文化圈。对浮山文化的挖掘研究和重新定位,必将大大提升浮山的人文价值,构建更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有利于浮山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根据规划战略部署,枞阳县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按照“规划一批、打造一批、经营一批”的思路,以浮山景区创5A为目标,引领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着力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形成拳头产品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作为第一梯队重点项目的浮山景区已按照规划要求,重新进行了景区的包装定位,成为枞阳县旅游业发展龙头,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此外,大山生态旅游景区,汉武文化生态园景区等都已融入枞阳县旅游景区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枞阳县的旅游竞争力。浮山景区已启动申报5A级旅游景区工作,缘酒文化园正在申报4A级旅游景区。县城内的汉武文化生态园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集休闲娱乐、公共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景区,有力推动了枞阳县旅游发展和城市建设,塑造了城市特色,提升了城市形象,美化了人居环境。

  三要申报枞阳历史文化名城。2016年12月27日,笔者参加了枞阳县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编制专家评审会,来自省城的专家评审组、省社科院规划编制课题组及枞阳县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评审会。与会人员认为,枞阳县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的编制要以申报县级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以“保护古迹、恢复风貌、继承文脉”为导向,推动枞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重点是加强对县城上码头老街的保护和重建。上码头是枞阳古镇最早的水运码头,也是枞阳县城的历史源头,承载着枞阳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古文化遗址十分密集。目前,上码头棚户区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加大对上码头老街的保护与重建,要做到修旧如旧,恢复风貌。

  当然,文化产业跟其他产业不一样,文化建设是一个长线投资,经济建设可以十年周期就见成效,文化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周期才能突显它的价值。所以文化的价值有时是隐性的,但它对经济建设甚至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强大的催化和促进作用。任何急功近利,马上考虑文化经济效益的想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徐连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枞阳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