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你的心房 发表于 2016-12-27 19:21:24

着力打造独具特质的创新型文化强市

着力打造独具特质的创新型文化强市来源: 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 编辑:章玲玲 2016-12-27 07:13:00 
我市“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着力打造独具特质的创新型文化强市
铜陵新闻网讯(本网通讯员)《铜陵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日前发布。“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着力打造铜陵文化发展升级版,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创全省前列,部分领域争做全国示范,建成长江经济带上独具特质的文化重镇。
文化引领助推作用充分彰显。拓展“铜都讲坛”“党的理论政策百姓说唱团”等基层理论宣传平台,实施社科普及提升、新型智库建设等思想理论建设八大创新工程。巩固道德讲堂、农村文化墙等宣传文化阵地,广泛开展“书香铜都阅读季”活动,打造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主题社区。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和管理水平提升三大工程,让全国文明城市的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评论员队伍,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综合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网络传播新方式,构建内宣外宣网宣一体化发展格局。
地域优秀文化品牌传承创新。深入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说铜陵、唱铜陵、写铜陵、画铜陵”文艺创作活动。大力推动文艺形式和载体创新,引领规范网络文学、微电影等新型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继续实施签约作家制,建成若干集创作、研讨、培训、展演等功能为一体的文艺家工作室,培育一批本土文艺创作生产的领军人物。组织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工程,每年重点扶持一部演艺、一部影视,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力争获得国家级奖项。实施铜文化品牌提升工程,举办青铜文化博览会、学术论坛,编撰铜文化书系,做大做优铜艺产业,开展铜艺设计大赛,争取铜陵博物馆冠名“中国铜博物馆”。实施枞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编制枞阳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建设枞阳名人馆,修缮名人故居、墓园等文化遗存,加大浮山、旗山、东乡武术等文化项目策划和开发建设,设立“方苞文学奖”“朱光潜艺术奖”,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推进铜文化和枞阳文化融合,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影响广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面建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法制化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市非遗展示馆、市美术馆新馆、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城市5分钟、农村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推进市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设施免费开放。推动图书馆总分馆、文化馆总分馆、公共文化场馆联盟、全民阅读示范点推广等项目实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供给,制定鼓励民办博物馆、展览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发展的政策措施。定期开展文化消费惠民季活动,引导促进文化消费。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活力迸发。大力实施文化产业跨越提升工程,重点扶持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的铜艺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引导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品外销型文化新业态集聚。推动文化创意和旅游深度融合,依托“铜、文、江、村”优势,推进大通古镇、浮山、凤凰山等重点文化旅游区建设。开展文化科技创新行动,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和金融融合,搭建政府文旅发展融资平台,支持文化企业股权融资,培育龙头示范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无缝对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增长源。“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将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培育10个以上省级示范园区(基地),助推5家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努力建成青铜文化重镇、创意产业中心和休闲娱乐之城,在创新型文化强市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着力打造独具特质的创新型文化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