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其实保护的是男人
在古老的中国,几千年来深入人心的却是男尊女卑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即只能“娶”一个正妻,可以“纳”多名姬妾,其实就是广义的一夫多妻制)。尽管《礼记》上面说的很清楚: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上以祀宗庙,下以继后世”,但林语堂在上个世纪中叶写的一部剖析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吾国吾民》一书中慨叹:纳妾制度差不多跟中国一样古老。当丈夫对正牌妻子不满时,他通常的作法不是去狎妓就是纳妾,明朝的法律甚至公然规定男人40岁以后无男性后裔者可纳妾。哪怕到了西风东渐的晚清时期,纳妾制度依然方兴未艾,有一个段子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当时有个学贯中西但思想非常守旧的大学者辜鸿铭,就一直死抱着一夫多妻的论调不放,有一回,几个奉行女权主义的洋妞公然质问辜鸿铭:凭什么男人能娶多个老婆,女人就不能嫁几个男人?只见老先生怡然自得地指着桌上的茶具说道:“自古只有一个茶壶配四个茶杯,哪有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的道理?”真是想不到啊,这一通歪理邪说还把对方弄得哑口无言,怫然而去。也许有人会说,洋人虽然嘴上鼓吹一夫一妻制,但私底下不也照样偷情越轨?而且还三天两头闹离婚?这种情人制不跟多妻制一样,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对此,一向对男女问题颇有研究的柏杨先生做过有趣的比较,他说:多妻制的精华是臭男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拥有很多很多太太,而情人制则恰巧相反,绝不能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拥有一个以上的太太。一个人结婚次数再多,像英国的亨利八世先生,结了八次婚,不是八位太太并肩进入他的皇宫,而是鱼贯进入他的皇宫。多妻制下的臭男人一辈子只要结一次婚就够啦,他一次就可以娶进八个,比起情人制下的零星进货,乃大手面者也。所以林语堂又说,结婚是妇女保护自己最安全的做法,无论何时,只要男人一放松自己的道德要求,受苦的永远是女人。
不过,审阅了中国历史上很多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案例,我反倒有一种感觉:现在通行的一夫一妻制,表面上是保护妇女基本权利的宣言书,是限制男人到处胡搞的紧箍咒,骨子里却还是代表最广大男人的根本利益。
为什么这么说呢?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过去的传统观点都认为,一夫一妻多妾制是歧视妇女欺压妇女的不平等条约,是把妇女当生育机器用当泄欲工具使的霸王条款,是典型的男权社会的怪胎。这话一点不错,但如果从“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另一个角度来看,一夫一妻多妾制(或者一夫多妻制)也是对男人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戕害。我们就从一夫一妻多妾制最大的得益者来看是不是这样? 强烈建议恢复一夫多妻制,
同意者请引用本帖回复 我说,你再搞就到母系社会咯!!! 楼上各位,饱汉不知饿汉饥啊!目前男性多于女性,你都来了三妻六妾,饿肚子的都在觊觎怎么办啦? 这等大事非儿戏呀 中国目前男性多于女性,干脆实行“一妻多夫制”那才好呢 依律按章的好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