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2016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2016年11月24日,“2016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会议响应“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循环农业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作为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次论坛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富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办,论坛以“模式创新·国际交流·生态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来自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市领导、农业资源区域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原农业部副部长、现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副研究员路明,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分别致辞。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王久臣在论坛中,深度讲解农业生态转型的背景及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情况我,以“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贴切描述农业生态对城乡居民的影。并提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以土地有序流转为先决条件,以无公害农产品以及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为核心目标,重点示范土地集约高效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土地深耕和覆盖免耕、化肥农药精量化高效施用、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景观营造等技术,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农业和贸工农一体化等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在会上发言,生态农业在整个五化和五大发展的建设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依托作用,农业在解决城市病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涵养的空间作用,提倡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山区模式”,以延庆农业发展为例,讲解其通过培育和完善农业生态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公害化、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模式。美国南加州大学、上海交大教授吕正雄(James C. Lu)严正提出:灌溉水使用的浪费与低效、化肥/有机肥使用的不合理、农业/抗生素等的滥用、秸秆的利用率低、畜禽粪便的污染、冰丝畜禽的污染等循环链的缺口,会衍生出水资源缺乏、面污染、土壤沙化、盐碱化、视频安全、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基于循环链的缺口,吕教授提出的创新性热化法,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可衍生一系列其他方法不可企及的生态保护效益,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及很好的社会效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群主任李保明主要从循环农业的养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演讲,李教授指出,整个循环农业发展离不开畜禽养殖,并通过一些实操案例为嘉宾们分享了解决因畜禽养殖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强在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些政策和项目作出报告,并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个部门对循环经济都非常重视,十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接下来还将继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阜指出我过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成本意识、缺乏市场意识、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缺乏国际化视角、缺乏整体意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耿兵就农业面源污染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努力和成果进行了详细讲解,提出“4R模式”和“远程监控+4S流动站”的处理办法。农业部 948 项目实施小组组长王剑针对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探索中的理性农业模式理进行探讨,提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建立农业生产生态体系、建立农业经营商业生态体系、建立农业组织循环生态体系、建立农业服务省会生态体系,并提出理性农业的价值观:要么花钱给医生,要么出钱帮农民。与会嘉宾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高端对话,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书记杨培岭担任该环节主持人,农业部农研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金书秦、国家秸广东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彭飞、山东省临邑县副县长陈光春、惜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扈华庚、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王新泉参与讨论。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生态学院原院长孙保平、海南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刘卫国、亿利生态研究院院长蔡春河、北京晨奥润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和军、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人韩朝豫围绕“生态修复与保护”进行高端对话,该环节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富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柱主持。论坛结束后,在做参会嘉宾致以热烈的掌声,通过此次论坛,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拓了新视野,广纳新科技,为进一步城乡规划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