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频发谁来担首要责任?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电梯已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垂直交通设施。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也日益增多。电梯伤人甚至致死事故令人痛心,但更让人忧心的是,事发后各方往往推诿扯皮,让受害者索赔无门。便利人们出行的电梯,却屡屡上演伤人悲剧,电梯事故已成为我国各大中城市最频繁遇到的安全事故领域之一。物业公司、制造商及维保公司……电梯出现事故,到底该找谁?究竟谁来承担首责?
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电梯使用大国。北京、上海两地的电梯保有量分别突破18万台和19万台,深圳和广州的保有总量也超过10万台,与此同时,恶性电梯事故的频发、多发也成为安全监管的一大难题。从2005年开始,我国平均每年发生40多起电梯事故,约30人死亡。
由于缺乏法律层面的明确规定,电梯事故发生后,究竟谁来担责的问题,往往遭遇物业公司、制造商及维保公司等涉事相关方的推卸和扯皮。不仅如此,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各方也对究竟谁该担责尤其是担负首责,存在明显的分歧。
当前电梯事故频发主要存在的问题
1、安全主体责任:说不明白。
电梯在运营中,由于所有权、使用权、物业管理权、技术管理权(维修、维保、检验权)和具体使用者涉及多个主体,往往造成安全责任链条不明晰。一旦发生电梯伤人事故,围绕谁来赔付伤者的医疗费,物业、开发商及维保公司便会陷入互相扯皮、卸责的状态。
2、维保市场:多少“劣胜优汰”。
广州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监察处处长杨延晖表示,当前电梯维护保养属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现行《特种设备安全法》偏重于对电梯制造、维保单位进行事前资质管理,但对日常工作并没有考核机制,部分维保单位通过降低服务质量,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导致“质次价低”的维保公司充斥市场,形成“劣胜优汰”的外部效应现象。同时,一些物业管理单位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更倾向于委托给出价更低的维保公司,对维保行为也缺乏监督动力。
3、政府监管:两三人监管数万台电梯?
在电梯检验体系中,质监部门需每年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如果电梯通过了年检却出现问题,质监部门进行行政执法时,就会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导致检验环节职责混淆。而政府监管“大包大揽”也造成电梯管理单位、使用单位没有压力和动力去承担电梯安全工作,产生政府依赖症。此外,在特种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安全监察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以佛山南海区为例,两三名监察人员需负责全区约数万台电梯,传统监管模式已走入“死胡同”。
4、事故赔偿:社会救助和制约机制“去哪儿了”?
电梯事故发生后,往往会涉及人身伤害带来的大额经济赔偿。我国绝大部分电梯维保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均属于小微企业,盈利微薄,动辄百万元的经济赔偿很可能让企业破产。而受害者由于未能及时获得赔偿,延误治疗现象时有发生。
法律手段明确首责势在必行
事实上,由于电梯涉及相关方较多,用法律的手段来明确谁该担责,尤其是确定谁该担负首则,在当前尤显必要。业内人士认为,明确首负责任可以牢固锁定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可促进各方尽职尽责、减少事后责任主体间扯皮。事实上,此次广东提交的电梯安全条例草案之所以引起关注,除了立法权的争议外,就涉及由物管企业来承担首责是否公平的问题。
同时有观点认为,今后电梯事故担负首则的具体内涵应予以明确。广东提交的电梯安全条例草案规定,“首负责任”除日常维修保养、风险评估、值班监控等13项义务外,还需要在电梯伤人事故中承担受伤人员的救治、安置工作,但并不涉及“赔偿、垫付”问题。
但有专家表示,“先行垫付”应是首负责任的核心内容,若去掉“物管先行垫付”相关条款,受害人索赔困境依然难解。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物管先赔”可能合理但不一定合法。
全国人大代表陈舒认为,为减轻“首负责任者”赔偿压力,可将保险力量引进来,建立电梯责任事故险制度。全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李健辉则建议,住宅类电梯保险可按2:3:5的比例分由制造者、维报者、管理者共同缴纳,“可参照交强险,建议国家将电梯保险纳入强制保险范畴”。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教授表示,电梯监管改革涉及多方责任,在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电梯监管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协会、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只有通过“多元共治”,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电梯安全监管体系。
市民乘电梯需注意
门开了,看清轿厢位置再进电梯:乘梯前,不要看到层门开了就理所当然认为电梯跟着上来,要看一眼里面是井道还是轿厢。出电梯时,也要注意电梯有没有平层,电梯如卡在两层之间,不要着急走出去,否则可能被门夹住。
市民遇电梯故障,可第一时间向物业公司、电梯公司报告,要求其组织及时修复,也可拨打12365向质监部门投诉。市民因故障被困电梯,一定要保持镇静,按下紧急呼叫按钮,请求物业公司、电梯公司的专业救援,切勿强行自救。暴力扒门非常危险,因为电梯可能会突然运行,扒门或造成严重后果。(作者:丁峰) 方便了生活,添加了风险 电梯事故太频烦 :Q中国在么些方面的制造安全系数,确实不敢恭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