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点亮农村消费市场
近年来,枞阳县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着力破解农村“买难”和“卖难”问题,不仅有效拉动了农村消费需求,还促进了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今年1-5月份,该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亿元,同比增长16%。自选超市 点亮农村消费市场
“现在买东西可方便了,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东西随便挑,价格合理,样数又多,还干净,像在城里超市一样!”在枞阳县装饰统一、店堂明亮、货架整洁、琳琅满目的自选小超市随处可见。
枞阳县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据了解,目前,该县已新建日用消费品农家店141家,涵盖所有22个乡镇,还有46个农家小超市开到了自然村中。该县商务部门负责人说,今年全县“万村千乡”工程将在稳步扩面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规范化建设,尤其在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下功夫,力争到年底,农民需要什么货架上缺什么都能在管理网络平台上得到及时反映。
专业市场 拓宽农村消费领域
今年初,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枞阳会宫建材大市场盛装登场,开门迎宾,为城乡居民购买家居商品、装饰新房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该县从强化农村市场建设入手,走以农兴市、以市促农的路子。横埠镇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建成了木材、建材、服装、农贸等四大专业市场,带动形成了以琉璃瓦厂、塑料管厂、竹制品公司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型企业,以金琳、正华为代表的商贸企业,以宾馆、餐饮、汽车客运为代表的服务业等,发展个私企业2470多家,年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个私业42家,其中500万元以上的16家。1.2万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该县采取“以地建市、以地养市”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向农村商贸市场建设转移,使有限的政府投入撬动了巨额的社会投资。会宫乡采取市场化运作,激活民资,投入集镇及商贸市场硬化、美化、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使商贸市场的规模增大了近一倍,新增商铺180多个。
合作组织 畅通农村消费渠道
在“鸭乡”官埠桥镇,枞阳县养鸭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各种形式为养殖户提供服务,并且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让利于农户。此举吸引了众多农民入社,该合作社成员由2005年成立之初的100多户人发展到今年的1200多户。
为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功能,该县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其信息来源广、销售渠道宽的优势,以订单形式提供一条龙服务。铁铜乡是大棚蔬菜之乡,曾一度出现了“卖菜难”的现象,蔬菜协会成立后充分发挥了信息灵、反应快的作用,将蔬菜市场拓展到铜陵、芜湖等地,不仅没有形成积压,而且还卖出了好价钱。目前,该县已成立养猪、养鸡、养蜂等各类合作组织62个,拥有会员近12000名,辐射带动7万多农户致富,每个农户每年可因此增收2600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