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飘飘 发表于 2009-6-21 11:08:39

发几个枞阳名人大家分享一下

  胡翊儒(1880——1933),字聘三,今松园乡人。翊儒自幼聪敏,19岁中秀才。后来眼看八国联军入侵,愤慨万端,遂弃文习武,入安庆武备学堂,成绩优异,毕业后分配在安庆驻军混成协任职。辛亥革命后,孙毓筠、柏文蔚先后任安徽都督。时在贵池、青阳、铜陵的黎宗岳不服,翊儒奉命指挥胡万泰师往剿,黎军崩溃,安徽政局才告统一。翊儒后又考入陆军大学深造,和李济深、陈调元同班,与李济深交谊至厚。毕业后,一度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白崇禧、黄绍竑、徐庭瑶、刘和鼎、廖磊、夏威等人都出他的门下。不久,翊儒任第九师参谋长。民国4年(1915年),他随国务卿徐世昌阅兵东北,留任沈阳测绘学堂提调,主持校务。时商震肄业该校,受到翊儒的赏识,以资送到日本留学深造。民国6年,察哈尔都统田中玉慕翊儒为人,3次电聘,授以都统署参谋长兼军务处处长、陆军混成第二旅旅长。在任旅长期间,他先后擒杀阴谋叛变的朱成章,剿平巨匪卢占魁,因之全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张勋阴谋复辟,田中玉召开军政要员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翊儒极力主张声讨,并说服持异议者,终于受任为讨伐叛军总司令,率部星夜出发,兼程前进,占领居庸关。段棋瑞由廊坊进攻张勋,翊儒出昌平袭击其后,前后夹攻,会师北京燕华门,张勋大败而逃,复辟阴谋遂告彻底失败。当时总统黎元洪宣告退位,冯国璋继任总统,段祺瑞组阁,授他为陆军中将,赠以“武威将军”称号,并授予二等大绶宝光嘉禾勋章、一等文虎勋章,以示酬功。
  民国10年,田中玉调任山东督军兼省长,任翊儒为督军参谋长,兼军务处处长及省长公署政务厅厅长,同时兼领陆军第七混成旅旅长,凡山东省的军政大事皆取决于翊儒。时有孙美瑶招集亡命之徒,盘踞抱犊崮,打家劫舍,远近居民大受祸害,翊儒受田中玉令,派遣陆军第五师旅长吴长植率部往剿,鲁南镇守使施从滨率部协助,限期肃清。吴、施二人不满翊儒权位高于己,故意迟迟不行,以致孙美瑶聚众日多,势力日大。民国12年5月某夜,孙美瑶拆除津浦铁路铁轨,劫持车上乘客300多人,其中有美、英、法、意、墨诸国的侨民40余人。孙以此为质,要求督署收编其为正式国军。翊儒主张不可失去国家威信,杜绝后来的效尤者,田中玉与其意见相同。而当时中央政府恐引起外交纠纷,密示田中玉接受孙的要求,暂许收编,免致外侨受害。田未执行这一密令,于是中央派郑士琦代替田中玉,收编孙美瑶。田中玉离职后,翊儒即辞去所兼各职,专任第七混成旅旅长,奉命驻防平原,督办黄河北岸鲁境27县的清乡事宜,清剿贼匪,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民国13年,奉直战争,直系冯玉祥倒向奉系,直系大败,吴佩孚带领余众企图由津浦路南下,勾结孙传芳、杨森,重整旗鼓,再谋反攻。郑士琦召集所属将领商讨对策,翊儒认为曹琨贿选总统,吴佩孚跋扈专横,都为国人所痛恨,不能假道使其得志。他毅然南下,率所部扼守德州一带关隘,防止吴军南下,致使吴佩孚只身乘海轮经沪入川。民国14年春,段祺瑞应“皖人治皖”的呼吁,调郑士琦任安徽督军,改编第七混成旅为第二十五师,翊儒任师长,移防安徽,帮办安徽军务,皖人闻之,无不欢迎,并派朱蕴山前往迎接。时山东督军张宗昌为人极其狡诈,表面上非常恭敬,设盛宴饯行,并许以发足军饷,但待中央拨款。翊儒素性忠厚,信以为真,不作警备;张乃蝉集兵力,将25师全部缴械,并劫持翊儒到济南。段祺瑞闻知,急电张作霖严词诘责,并令张宗昌不得加害,始得脱险。 9 ;U{"
  翊儒脱险后,隐居上海英租界愚园路,和李济深经常往来。李济深时任北伐军第四军军长,认为翊儒在山东治军时间很长,旧部很多,荐其为山东宣抚司令。翊儒接任后,即秘密策划毕某反正,事机泄露,毕被杀害,他也被迫辞职。民国17年,张宗昌勾结日军阻止北伐军渡河北进,杀害外交官蔡公时,酿成“五·三”惨案。其时,翊儒以高级参谋从军,建议避开济南,改道长清渡河。总部即任翊儒为渡河司令,驰赴田家镇,征集船只材料架设浮桥,支援先锋第四十军贺耀祖部安全渡过北岸,超出敌后,一、七两军相继前进,在北京附近会师。时坐镇北京自称大元帅的张作霖被迫撤退回东北老巢,行到皇姑屯,被日军炸死。其子张学良起义归附革命军,北伐成功,全国统一。李济深任参谋总长时,以翊儒对于北伐贡献很大,推为参谋次长,何应钦藉口翊儒宣抚山东表现懦怯,未予同意。后李济深召翊儒为高级参谋总务厅厅长;未几,桂系反蒋介石,蒋认为李济深与桂系有关系,诱执李济深,翊儒遂辞职,隐居安庆,从此不过问政治。   民国11年,翊儒眼见族里居民无力聘请教师,以致儿童多数失学,于是他会集胡姓合族人士,议以祖遗祭田收入创办学校,让儿童有读书处所,得到合族同意。翊儒捐助2000银元,创立了“瞻依学校”,开桐城私人办学的先例。他的家乡在圩区,居民易遭水灾,翊儒倡议培修圩堤,出力兴修者,其工食费用,统由他家支付,当地居民大得其益。

风飘飘 发表于 2009-6-21 11:09:28

  施从云:陆军上将。1923年4月16日追赠陆军上将,1936年4月2日追赠陆军二级上将。北方革命军政府副都督,北方革命军政府总司令

风飘飘 发表于 2009-6-21 11:10:01

  施从滨:陆军中将。奉系将领。一等男爵。北洋武备学堂、保定将弁学堂毕业。直鲁联军第二军军长,山东军务帮办

风飘飘 发表于 2009-6-21 11:11:46

 施中诚中将。保定军校第九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四期毕业。第57师师长,74军副军长、军长,第100军军长,台北卫戍区总司令 。1948年9月22日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授

风飘飘 发表于 2009-6-21 11:15:06

丁翰东(1880——1945),字剑东,今安徽省枞阳县后方乡丁家黄庄人。翰东曾师事陈澹然,与胡聘三同年中秀才,后进入桐城学堂和安徽武备学堂,复入北京陆军大学深造,参加了同盟会。他与李济深、胡聘三、魏曙东为同窗好友,并与李济深宿上下床位,交契深厚。民国初年,翰东任安徽军政司筹划科长,旋任察哈尔都统署参谋,参加平定蒙匪、边匪等军事行动,以功升边防营长。民国11年(1922年),翰东调任安徽陆军第四混成旅一团三营营长;平定阜阳、颍上一带动乱后,因功升为第二团团长,随调任陆军第六师二十四旅旅长。民国16年初翰东在陈调元军供职,受李济深密嘱,劝导陈调元率部起义成功;陈部遂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三十七军,陈任军长,翰东任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晋升陆军少将。是年夏,该部参加北伐,进驻山东临沂时,忽奉命后撤,翰东率一个团担任后卫,宿营于土圩子湖里尔。敌人以3个师的兵力随后跟踪,及到胡里尔,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企图将翰东困住,待其弹尽粮绝时诱降。翰东不为所动,敌恼怒,以炮队增援,准备全部摧毁翰东部。翰东趁敌增援之间隙,出其不意,突围而出,使敌阵大乱,纷纷逃避。翰东冲出包围圈后,反守为攻,杀入敌营,重创顽敌,缴获火炮30余门,枪支弹药无数;北伐军奖以佩刀、避弹衣等物品。民国17年冬,北伐成功,翰东奉命缩编为第四十六军一百三十六旅,任旅长。民国18年,山东长山县马某聚众称帝,地方政府屡剿无功,翰东率师进剿,擒斩首犯,余众悉散,民得安宁,国民政府传令嘉奖。民国19年,翰东请辞职,得准。次年,陈调元主持皖政,以同学情谊,强委翰东以省会公安局长职务。未及一年,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民国25年,国民政府授予他国民革命军誓师10周年纪念勋章。

抗战军兴,翰东赴参议院供职。安徽省国民政府西迁,他乃回桐城东乡故居养病。东乡民风强悍勇武,翰东因势利导,与魏曙东组织桐城第五区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发动民众,训练壮丁,作抗日后备力量。枞阳、汤沟两镇沦陷之际,经他们训练的农村健儿相继崛起,不断袭击盘踞在沿江的日伪军数十次,毙敌100余人。

民国29年,翰东任县地方财政整理委员会委员,受县参议会委托,赴省府立煌办理公务,雨雪载途,积劳成疾,延到次年4月,病逝于家。弥留之际,犹以未能率师抗日、报国于疆场为遗憾!民国34年初,桐城县各界人士1000余人,在桐城中学广场举行隆重公祭,以表彰其功德

风飘飘 发表于 2009-6-21 11:19:09

陈访友: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安徽枞阳人.原国防大学兵种教研室主任。

风飘飘 发表于 2009-6-21 11:20:25

史尚宽先生字旦生,生于1898年农历元旦,性厚重而颖悟,十一岁能文章,十五岁留学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学校而东京帝大法律系,获法学士学位。1922年秋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法律,越两年转法国巴黎大学研究政治经济。1927年返国,历任中山、中央及政治大学教授、"立法委员"、"立法院法制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秘书长"、"国民大会代表"、"总统府国策顾问"、"考选部部长"、"司法院大法官"、"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训练所所长"等职。曾躬预民法、宪法及其他重要法典之起草及制定。公余复从事著述,曾获"教育部"颁法科学学术奖。先后出版民法专著十四种、论文数百篇,近千万言,为法学界放一异彩。惜1970年11月12日寅时因胃癌不治逝世,同月25日安葬于台北县八里乡米仓村飞雁山墓园,享年七十有三

风飘飘 发表于 2009-6-21 11:24:20

以后慢慢添加。。。

coco 发表于 2009-6-21 11:38:42

不认得, ,楼主辛苦啦

求俊 发表于 2009-6-21 13:29:22

谢谢楼主提供那么多名人,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枞阳名人,名事。

求俊 发表于 2009-6-21 13:30:35

回 8楼(coco) 的帖子


难道你就认得我?

coco 发表于 2009-6-21 16:13:07

回 10楼(求俊) 的帖子

秘密!!!!!!!!

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09-6-28 09:08:46

军政府督军 发表于 2009-7-23 13:45:07

我再发一个,方治,枞阳会宫人,曾任国民党重庆党部主任,上海党部主任,安徽省教育厅长,民政厅长,他和汤恩伯关系甚好。一九四九年他们一起去台湾的。

关注 发表于 2009-8-8 12:02:06

楼主幸苦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发几个枞阳名人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