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制造”呈现非洲老百姓餐桌
非洲老百姓的餐桌上出现了“枞阳制造”。日前,枞阳县绿油油禽蛋食品公司签下了一笔特殊的订单——向非洲国家出口松花蛋8万枚,咸蛋12万枚,销售额4.5万美元。作为依靠“生产制造全程原生态化”掘到第一桶金的样板企业,枞阳县绿油油禽蛋食品公司以“直接对接高端市场”的营销定位对枞阳农业的“原生态效应”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诠释。近年来,人们的消费理念和需求不断升级,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枞阳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这些都是发展原生态农产品产业的先天优势。该县紧紧抓住这一优势,枞阳县率先在全省提出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制订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划。为顺应城乡居民对农产品优质化、健康化的发展需求,该县围绕以绿色大米为主的水稻生产基地、以大闸蟹为主的水产品基地、以三元杂交猪为主的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以无公害蛋鸭和土鸡为主的禽蛋生产基地等六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所有生产基地全部按照乡、村、组、户、田块统一编号,实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相互制约的质量保证机制。已有荞麦糊、大闸蟹、蔬菜、皮棉、土鸡等34个享誉国内外的原生态农业品牌。
在枞阳县老洲镇下圩村,村民们采用母鸡孵小鸡土法饲养“原生态鸡”,并通过建立养殖记录档案全程记录每只鸡的孵化时间、喂食情况、出栏状态和单价,全面提高鸡肉品质,使原本每公斤零售价不到50元的黄老洲土鸡价格一路飞涨至每公斤近80元,成功对接了杭州、上海的高端消费市场。
为了全面释放农业的“原生态效应”,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原生态农业”,该县大力推广建设“猪—沼—蔬”、“稻鸭共生”、“土鸡养殖”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如今,在该县农村,“养殖—沼气—果”、“养殖—沼气—菜”等生态经营模式越来越普遍。同进,该县财政每年还拿出200万元,对各类龙头企业进行以奖代补,对生产培育原生态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进行奖励。农技部门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和建立示范样板,使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每个农户都有一人以上掌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适时组织人员参加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览活动,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确保品牌农产品产得出、销得去、卖得好价钱。预计到2010年,全县的土鸡、土猪、土鸭、红心咸蛋、苦荞麦糊、子夜花凉茶、水产品等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将达到200个。 让世界了解枞阳,让枞阳走向世界! 好样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