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 发表于 2015-12-28 14:16:16

万瑞古德CEO安福双接受东莞日报采访

日前,经过3年多征求意见、几易其稿的最新版《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出炉。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第三方支付办法中,关于单日支付最高限额、开户交叉验证等规定在消费者、从业者中产生了巨大争议。
  第三方支付安全监管提升,是否会影响用户使用的便捷性?未来新规实行会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什么影响?针对互联网金融重要基础设施的监管措施将如何落实?


精彩观点
吕随启 北京大学金融系教授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会降低金融创新的成本,都能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尹振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
  新规是在限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空间,避免资金归集并形成资金池。

安福双万瑞古德CEO
  现实中的一个情况是,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总是会想到很多办法规避监管。

意见稿态度总体偏保守
  记者:您对“史上最严”第三方支付办法有何看法?
  安福双:作为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我认为,意见稿对第三方支付的态度总体偏保守,对金融创新不是特别宽容。
  吕随启:这个规定影响最大的,都是与网络有关的人士和行业,而网络的话语权主要被互联网巨头控制,谁胆敢在网上质疑余额宝等,马上会被骂得狗血喷头,很多赞同、支持新规的声音被屏蔽,留下的大都是质疑、反对新规的声音。
  尹振涛:新规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定位,以及对支付账户资金余额和支付限额的限制,都是在限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空间,避免资金归集并形成资金池,使其回归资金通道平台定位,而非资金清算机构。

抢注牌照热潮或减退
  记者:有人认为,如果照此执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将倒退10年”?
  安福双:“倒退10年”?没有这么夸张。我们不应该忘记,毕竟现实中的一个情况是,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总是会想到很多办法规避监管。
  尹振涛:未来新规实行后,抢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热潮或将减退,行业发展更趋理性。第三方支付机构将面临大调整,技术实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将逐步控制市场,并最终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

金融创新要由金融机构完成
  记者:安全监管提升对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何影响?
  吕随启:任何一项新技术都会降低金融创新的成本,都能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但这并非意味着,谁拥有了互联网技术,谁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创新的主体。别用“互联网思维”来忽悠人,金融创新最终要由专业金融机构比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来完成,金融创新由专业内的人完成,才能达到专业的高度。

东莞日报采写记者/贾庆森专题编辑/陶敦普 李芳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瑞古德CEO安福双接受东莞日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