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发表于 2015-8-11 08:42:26

不要将信任建立在解释的基础上

网络上不断出现各种“碰瓷”事件,不断出现老人摔倒不敢扶的现象,不断出现善良群众被欺诈的事件,这个社会的诚信体系怎么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哪儿?不仅社会如此,连身边亲人朋友都是这样。如果一个社会把信任建立在了猜忌和解释的基础上,那么,我们的幸福感在哪儿提升?我们的安全感在哪儿保障?
QQ和微信是一种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有了这些工具,不远千里的人们可以近在咫尺,也可以免费地畅所欲言。在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信任在科技的支持下飘摇不定。于是,腾讯上出了一种叫关联QQ的功能,你可以关联其他人的QQ,帮她代收信息。这是一种保障还是一种侵犯?笔者生平最讨厌的事情莫过于被人看聊天记录,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也是多样多意,一旦离开了特定的语境便失去了原有的本意,所以笔者能做的,只有不会去窥探别人的隐私。
笔者身边有一闺蜜,关系很好,平时会在跟她在QQ上聊聊天,我们会聊很多关于女生的秘密,但是意外的是我们的聊天记录全部被她男朋友一览无余,这让我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有种大庭广众之下被扒光衣服在展览的感觉。从那以后,每次聊天都很谨慎,可是与朋友聊天是一种放松的过程,怎能每次都可以做到谨小慎微?所以会出现因我们聊天记录而导致他们吵架的事情,这让对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阴影。当事人的解释迎来对方的信任,这种信任也只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推敲,经不了风雨的洗礼。那么下次,下下一次就不远了。不断的解释,不断的信任,再不断地解释,循坏往返,最终却两败俱伤。明明都是人心本向,何苦来个技术保障?这种赤裸裸地查摆、监督真的是为了保障感情吗?笔者对此深深怀疑。
不仅朋友,连亲人之间需要此技术来保障感情,笔者对此深表无奈。笔者跟姐姐聊天都是轻松地交谈,不料,特种语境下的一句玩笑话却引来了姐夫的愤怒。于是姐姐很害怕,半夜给笔者发短息,笔者早上五点多醒来,心情甚是不好,辗转反侧之际决定发条道歉信息给姐夫。于是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百多字。内心深处却感觉悲哀不已,悲哀的是夫妻之间的猜忌,悲哀的是姊妹之间的怀疑。经过笔者努力,姐夫终于不计较。可是,这种信任是多么脆弱?我想只要再发生一次,这信任的大厦便会顷刻间不复存在吧。这就是信任,这就是爱情,这就是亲情,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感情世界。
有时候不禁在想,在古代,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里,该怎么用技术去维持信任?该怎么用信任去维护感情?该怎么用感情来提高安全感和幸福感?因为古人讲究的是内心的尊重,内心的坚韧和内心的信任。所以说“你心若在我身上,情敌三千又何妨?”其实现代也是一样,过着将心比心的日子,放点各自的空间,或许人与人之间就多点信任,少些猜忌。辨别真伪是一种能力,相信别人却应该是一种爱的本能。解除关联,放下猜忌,或许每一条QQ都代表着爱和牵挂。

胡仔 发表于 2015-8-11 08:48:50

信任信任,不信不用。

田间故里 发表于 2015-8-16 11:17:06

楼主文中所指的现象:当今社会确实存在“缺乏互信”,已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如何建立与恢复过去的那种诚信、互信的氛围?这恐怕还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过程。

但愿人与人之间交流、交往还是多点真诚,少点猜忌。

凝雨 发表于 2015-8-18 08:33:32

很有深度!

江城子 发表于 2015-12-7 09:24:45

回 田间故里 的帖子

田间故里:楼主文中所指的现象:当今社会确实存在“缺乏互信”,已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如何建立与恢复过去的那种诚信、互信的氛围?这恐怕还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过程。

但愿人与人之间交流、交往还是多点真诚,少点猜忌。 (2015-08-16 11:17) images/back.gif

是的,如何才能做到相互信任呢?很难

西湾居士 发表于 2015-12-12 20:21:54

分析得非常入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将信任建立在解释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