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弄清真相,还师之尊严,匹夫有责!真相,还师之尊严,匹夫有责!
安徽弄清真相,还师之尊严,匹夫有责!真相,众说纷纭.弄清真相,还师之尊严,匹夫有责!【一】学生眼中的真相
鲍集中学学生趁老师睡觉的时候给老师后面画王八蛋……老师去办公室后知道通过摄像头知道是一名女生……之后叫到办公室没说她2句她就和老师吵架……老师气急打了学生2巴掌……学生和老师厮打……老师多处被抓伤……后来学生家里面找县里的人把老师公职开除……呵呵……我们的学生什么时候都变成这样了……这不是人渣是什么……只希望大家能转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毕竟我的力量很小……要不然老师还能干下去吗?????
——怀远县鲍集中学学生
【 二】关于对梁云林事件处理存在异议的函
*****局:
刚刚在一个群里看到你局6月4日下发的“怀教184号”文件,也就知道了“梁云林事件”的始末及你局对这一事件处理的结果。细读这份文件,让人仿佛吃了一把苍蝇,恶心至极,心中堵的很难受。在此,我感到有必要谈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异议,分四部分如下:
第一、处分不公,行文马虎
从文件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一事件是发生在晚自习期间,即“八小时”之外的时间。这一时段对孩子学习管理和行为监管,本应由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来完成,而梁老师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时间,代替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行使这一职能,辛苦地付出,理应回收到“感恩心,感激情”才对。然而,没有!非但如此,还引来奇耻大辱!
文件的内容表明,马敏杰不仅在大庭广众之下犯错在先,而且拒不纠正错误,其结果必然严重地侮辱了梁云林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人格底线。只要梁老师是一个正常的人,其应激反应就应该予以理解,并予以支持。然而,你局对马敏杰的错误、梁老师正常的应激反应以及随后马敏杰与之的冲突结果,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正确的因果判断。以至于梁老师不仅要忍受问题学生带来的侮辱,还须继续承担处分决定带来的屈辱,让人心灵遭受巨大创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处分决定非常不公。
另外,从文件的语言表述和文字应用来看,避重就轻,行文马虎。处分决定对梁云林老师过激反应描述篇幅显然远多于对马敏杰不良行为及其对梁老师动手行为的描述,明显给人感觉是避重就轻,不过其实际效果似乎达到了对后续文字中处分决定产生进行了充分铺垫。还有在文件中,一会子是“梁云林”,一会子又是“梁云杰”,让人不知所以,缺乏行文必要的严谨,反应出行文马虎,决定随意,也让人对处分决定的权威性产生很大的质疑。
第二、践踏师道,影响恶劣
古有“天地国亲师位,九天司令”的说法,也常听人说起诸如:“师道尊严、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类的话。然而,马敏杰的行为不仅严重地挑战了“师道尊严”的古训,更是践踏了国家一直倡导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示范作用极强,恶劣影响极大!
然而,更可怕的倒不是上述示范和影响,更可怕的是作为你局,不仅未能明辨是非,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反而以“处分决定”这一文件的形式,通报全县,无异于在教师本已受伤的心灵上再撒一大把盐。这一处分决定在事实上是以教育管理部门的身份,进一步践踏了自己的师道,影响恶劣,让人心寒!
这一影响不仅会让在岗教师无所适从,让他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不愿面对学生的问题,不敢纠正学生的错误,人云亦云,得过且过;更让准备献身教育的有志青年望而却步,退避三尺,唯恐逃之不及。
第三、奴才思想,纵容姑息
“思想决定了行为”,这一处分决定,理应有其思想的根源,我想那就“奴才思想”在作怪!什么“学生是老师的上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看似很有见地,看似很有“生本”。其实,是一种“主子和奴才”关系的思想,几千年的封建毒瘤啊!这一毒瘤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希望“教师跪着教书的情形”出现了。
一旦这种思想在作怪,当遇到“主子”和“奴才”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开始应用“过错推定原则”了,即不管事实如何,首先假设“奴才”有罪,当然会去讨好主子,纵容姑息,以力争做到息事宁人,才不去顾及“奴才们”的莫大痛苦和心理屈辱。
个人患有“奴才”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引领地方教育前途的县级主管部门患病才真正可怕。这一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反映出,作为一个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居然是维护这一“主子和奴才”关系的始作俑者,缺乏必要的担当,居然首先将教师这个群体划分到“奴才”的行列之中,而这其实也是将教育及其自身也划了进去!这样的“引领者”引领地方教育,地方教育的前途着实令人堪忧!
不跪着教书,教师才会有尊严,有尊严,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忍受学生的侮辱,还要接受领导的处分,岂不荒唐!
第四、乱用职权,缺乏远见
主管部门的职权,不是用来对教师肆意挥舞大棒的利器,而是应用它真正地、用心地去规划地方教育的未来。敬畏权力,才不至于乱用职权;负责未来,才不至于缺乏远见。
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一旦犯了错误,就应该要付出必要的代价,承担必要的犯错成本。假借“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由头,对未成年人犯的错误视而不见,生怕其所谓的幼小心灵难以承受批评,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必要的批评,必要的体罚,才可以让未成年人长记性,才可以让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犯了错误,得不到批评,失去了体罚,其本质就是纵容,就是姑息,就是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是对他们的前途和未来的不负责任,就是对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不负责任!
我们必须要倡导,倡导未成年人应有必要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还应呼吁家长和社会要求和引导未成年人负起必要的责任和担当。一味地呵护,一味地迁就,既没有敬畏权力,又着实缺乏远见!。
最后,我希望作为县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能重新审视,并处理好“梁云林事件”,真正做到对教师负责,对教育负责,对孩子负责,对未来负责。
此函送达,务请研究。*********
6月6日
【三】一些教师:一群绵羊!一帮奴才!
文/一朵雨做的花
对于包中梁老师事件,众位老师们群情激奋,唇枪舌剑地喧嚣了两天的高见,更有包中某师一中某师愤发檄文,不过读来,很不尽兴,骂的言不尽意,看来文人确实不如洒家这样的大老粗会骂人,凡此种种,但终于归于平寂。
想象那番情景,的确是像极了在茶馆中喝茶聊天的茶客一般,说到气愤处,骂娘一通,但骂过也就骂过了,茶尽人散,各自回家,就如没有发生此事,原来我们就嘴上说说罢了。并没有谁会当真放在心上,急在心里。
这里如鲠在喉,不得不说的是,这就是教师群体相当多的一些人的软弱的本质,一副任人宰割的绵羊模样,虽哀其不幸,但更怒其不争。或者说虽然绵羊特质是所有国民的共性,却在一些教师身上表现的尤其强烈而显著!
君不见,每每出现一些事件的时候,大抵都是如上述梁老师事件一般,都在做些围观的看客所做的勾当,尤其令人生厌的是,更有甚者,以此来标榜自己的正直善良勇敢,甚至连自己都相信自己真的如义薄云天的侠客。其实,真的事到临头的时候,并不会有人真的会为一个梁老师牺牲自己的哪怕一丁点利益,有人爱惜羽毛,珍视帽子自不多言,共为鱼肉同类的普通教师也定然不会愿意的。
再请大家反思,自己学校里出现一些事情,相当多的教师同志又何尝不是背后骂,鼓动别人冲锋陷阵,哪怕对着是屁大点的权势,自己也会当面极尽谄媚溜须拍马,恨不得或当儿装孙或以身相许!试图卖了别人,自己收些渔翁之利,即使没有利益,也颇以此耍弄小聪明为能!没有办法!虚伪,这就是教师群体的又一个特质,当然,也可以说是虚伪的嘴脸!
应当说,现在的一些教师,大多已然是精神上站立不起来的一个奴才群体了,奴性已经渗透到我们的骨子里。我们已经情不自禁见缝插针地巴结讨好人,如果不让我们这样,反倒是剥了皮一样难受!自尊和血性早已被抛到了云外九霄。
软弱虚伪!奴性十足!鉴于我身上也深深地烙印着这些光芒万丈的标签,所以,我自豪!我为教师代言!
后记:
请梁老师李老师王老师之类,如有冤屈,走走法律程序吧!权且死马当成活马医吧!或者把碎牙往肚子里咽吧!不过事情被愤青们一弄,他们推着你向前冲,稍微见情况不妙,会果断地鸣金收兵,可怜丢下你孤身一人进退维谷,不容乐观啊!
也请同仁们不要没水准地泼妇骂街或者对姐姐我五体投地,胡编乱写了一段话仅为严肃地自我剖析,自我开骂!
还请老爷们不要惦记哥,哥只是传说!
【四】网友声音
蚌埠姚老师: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么处理结果是对整个包集中学乃至全县所有教师的严重不负责任!可以说是对教师这一行业的侮辱!建议包集中学的所有教师,每人在胸前做一牌子,上面写:"我是乌龟,我害怕!"
如果这时候教师不能团结起来捍卫自己的尊严,那么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梁云林等着被开除!这也是包集中学走向衰落的开始!
mrliu098:
我认为梁老师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我不是学法律的,对法律不甚了解,但是可以请律师帮忙。
首先,教育局是以体罚学生为名开除梁老师的,那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体罚?在本人受到侮辱时的行为能否算是体罚?
其次,教师法规定,学生、家长、社会都要尊重教师,那么,学生的行为是否尊重教师?
再次,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尊严,在学生侮辱老师的情况下,打了学生一巴掌,也不算过分。假如现在别开老师不谈,作为社会人员,如果受到小孩的如此侮辱,那么这个社会人员也会打他。只是说老师没有冷静,行为有点过火,但是远够不上被开除吧。
第四,学生实在太猖狂,侮辱老师之后,老师给了她一巴掌,而她公然打老师,并进行互打,那么只还是师生间的教育行为吗?简直就是社会牛氓扰乱教学秩序。
芜湖程老师:
老师被狗咬了,要自己去独自承受。坏冤县的坏局长是要教师以后不要得罪那些有后台的公子恶少们,我曾经也有这样的遭遇:一个流氓家长他的孩子能想象的一塌糊涂。所有任课老师都敬他三分,副校长给他孩子辅导作业,他拿着书包就走,根本就把老师不放在眼里,我是去他们学校支教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他对老师肆无忌惮的侮辱,一次孩子不做作业,我通知他来学校,他就很不高兴,说我无能,连个学生都搞不定,还当什么老师。这家伙太欺人太甚了。我就站出来想好好教训他。可后来校长竟然批评我不理智,并要求我向他道歉。我毅然决然拒绝他的做法,并对他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训这些社会渣子,他却说我们没这个权利他犯法由其他人处理他。哎!现在的局长校长们都他们的一群混蛋!他们根本就不站在教师的角度。都她妈的一群官痞人渣。我只有离开这个学校。那些当官的孩子有几个是正经人,然后当官的会说现在的孩子都给老师教坏的了!所以老师成了替罪羔羊,老师们,只有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铜陵闻老师:
记得前2年我们这一中学,老师来上课,看见班里一个男生带了2个小混混在班上,就让他们出去。没想到下课给那学生用砖头从背后砸了几下。当场流血昏迷。后来也没看政府给老师交代,就是付了一点医药费。
人间正气:
有什么理由开除老师?现实中很多时候,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对待很多事情都打着“法治”的旗号,却行着“人治”之实。如果单位主要领导对事情的处理结果带有了某种倾向性,再加上一些溜须拍马的下级顺意迎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到想要的表决结果。这样披着民主外衣的“法治”不仅是对相关岗位的不尊重,更是对法律的亵渎。“依法从教、依法治教是大势所趋”
福建潘安:
近几年的教育部改革最大的失败是,过于吹嘘学生的至尊,蹂躏教师的尊严;记得我90年代刚工作工资才300元,但社会上对老师特为尊重,孩子被老师打了,家长也是坚决支持的;去市场买个菜,大家老师老师叫个不停,来来我的海鲜便宜卖给老师;昨日买菜,一个卖虾的鄙夷的对着我说:老师,您不用看了,这虾你吃不起。我们学西方的学得不伦不类,却丢失了我们自己的法宝
对学生动手,让人家抓住把柄了,动手说明老师心里有气,有气说明老师对学生有所希望,但当老师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提不起气时,那才是教育的悲哀
安徽芜湖陈老师:
毫无疑问,没有人认为体罚学生是正当的行为。但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从教或者说修炼了二十多年的高级教师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网上所传该女生狂妄霸道,不仅经常有欺负老师同学经的行为,而且还很有背景。这些捕风捉影的叙述是真是假姑且不论,单就怀远县教育局处罚文件上所公布的事实,就足以说明这起事件有很强的因果性,而且该女生有严重错误在先。
任何处罚都要建立在法理的基础上,而不要掺杂太多的人情。但现实中很多时候,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对待很多事情都打着“法治”的旗号,却行着“人治”之实。如果单位主要领导对事情的处理结果带有了某种倾向性,再加上一些溜须拍马的下级顺意迎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到想要的表决结果。这样披着民主外衣的“法治”不仅是对相关岗位的不尊重,更是对法律的亵渎,说严重点,就是有负人民的重托。
这个事件也给了我们诸多思考,从教育战线来说,教师要依法从教,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法治教。问题是依什么法?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在教育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健全。例如,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教育惩戒方面的法规,学生违反相关纪律,教师可以按照相应的条例去处理,既能对犯错孩子起到教育作用,也能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
湖南潘璋荣:
怀远县教育局对教师梁云林开除处分并没有必然逻辑依据。就教育局来说,做出“开除处分”显然是行政处分中的最高处分了,也就是最严重的处分了。而问题是,此案中,梁云林老师的行为,是否达到了非做出这种最高处分不可的违纪和违法的行为程度呢?
综合分析怀远县教育局文件内容,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虽然本身违反了教育法规的规定,跟各种我国各种教育法规的要求相违背,但是其情节的确不能说是极其严重或恶劣的。也就是不能达到要做行政处分的极限性处分(开除)的程度。
怀远县教育局对梁云林老师的开除决定失之草率,处理明显过重,既不符合我国教育实践中教师教育行为的实际,也不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当务之急,我们教育部要对学生一些如本案中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制定更为细致的惩戒和约束制度。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师才能不用违规体罚的方式去惩戒和教育学生。从根本上说,“梁云林体罚案”是我基础教育学生管理制度本身亟需完善的结果,它凸显的是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
王营:
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偷偷杀死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事情。但麦克劳德遇到一位高明的校长,他对麦克劳德的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即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意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惩罚是教育的一个基本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但惩罚不等于“体罚”,更不等同于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侮辱学生人格为表现形式的“心罚”。当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失误时,教师要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准确把握惩罚的时机,采取科学的惩罚方法,使学生既能认识到错误,又能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内容来自“蒲公英评论”,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邓文圣:
处理师生冲突岂能“过度处罚”教师
从教育局调查结论来看,学生侮辱教师在先,且没有认错表现,梁老师不甘受辱,动手打了马同学,双方行为都有失当之处。然而,怀远教育局以“身为教师梁云杰不应体罚学生”为由,给予开除处分。也许梁老师申请行政复议会有新的结果,但怀远教育局的如此做法实在不妥,再次将教育的某种倾向“放大”了。
社会赋予教育、教师的某些要求是苛刻的。总是在一味地强化孩子的权利意识,较少提及孩子们必须遵守的“义务和纪律”。学生被惯成了上帝——学生在校出现问题,不管是不是学生的责任,几乎都得学校或老师最终吞下“苦果”。迫于舆论压力,在处理一些纠纷时,不少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习惯向学生和家长做无限度的“妥协”,追求息事宁人,把鞭子全抽在背负“教师”身份的教师身上,致使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孤立无助。
教育不能无原则的退让,一味退让不但冤屈了教师,打击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还戕害孩子,让他的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内容来自“蒲公英评论”,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宛新平:
不得以保护学生而伤害师道尊严
据怀远县教育局网站消息,怀远县教育局已于6月8日下午做出决定,收回对包集中学英语教师梁云林的开除决定,变更为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一级。对此,全国上下关注此事的人可以松一口气了。毕竟,是非自有公论,草率开除一位老师,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弹,说明人们判断是非的良知未灭,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坚守和维护依旧。
痛定思痛,笔者以为不仅梁云林老师需要反思,在老师身上贴侮辱字画的当事同学更应冷静地反思。笔者想建议的是,当事同学不妨主动站出来,先给梁老师鞠个躬,道个歉,老师也当面向你承认他的错误,师生相互谅解,多好!
笔者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这事由该同学在课堂上给梁老师贴“我是乌龟我怕谁”的字条,还画上乌龟的图案。正因为有了这个字画,才有了梁老师的一个巴掌以及后来的纠纷。梁老师为人师表,是应该循循善诱,不应该动手打人,但也不至于被开除,何况这事事出有因。给老师道个歉,取得老师的谅解,既体现了这位同学的诚恳,也体现了知错认错的好品质。
教师这个职业,在作为个体的人的成长历程中,在社会开展的人伦教化过程中,都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传统中国社会讲“天地君亲师”,固然带有封建色彩,但将“师”与“亲”并列,却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所以在很多行当里,“师傅”有时也叫做“师父”。既然有为“父”之亲,必然有为“父”之尊,所谓“师道尊严”,乃是基本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步入现代社会,个体的权利意识普遍觉醒。在学校,教师当然不能借维护“师道权威”之名,而行伤害学生之实。但反过来,我们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以“保护学生”之名,而行伤害“师道尊严”之实。保护学生是教育的职责,但并不意味着纵容,更不能顾此失彼,以伤害师道尊严为代价。不能让“动辄得咎”的恐惧思维左右教师的课堂行为,让他们找不到“教育惩戒权”的边界。
这个道理,不但教育管理部门要懂,学校校长要懂,作为学生家长,更应该懂!孩子如此目无师长,侮辱师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梁老师打了孩子,情急之下要求对老师严惩,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事过之后,冷静地想想,如此对待孩子的老师,其他老师会怎么看?如此严苛地要求老师,那以后谁还敢管教你家的孩子,甚至谁还敢做你家孩子的老师?
每个人最终都将走向社会,当事的这位同学也不例外。走向社会,就必然要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处,就必须遵循主流的社会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当然也包括对师长的尊敬。所以,笔者想大声地说,这位同学,请给梁老师鞠个躬吧!迈开这一步,前面的天地就豁然开朗了!说不定,你们一家和梁老师一家也能成为好朋友呢!
【五】一位男教师与女学生的故事
晚自修,他不在。
马敏杰百无聊赖地趴在桌上转动着笔,孤傲的眼神告诉你她不可高攀,她似乎在盘算着什么,忽而一头乌发垂下正撩起头发,抬头看见管教严格的班主任走进教室。梁云林,马敏杰早就想他给点颜色看看,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来管教我。但转而想到了他,马敏杰嘴角温柔地笑了,她庆幸在这个寂寞无聊的学校里还有一个浪漫的念想。这点小浪漫止不住马敏杰对梁云林老师的厌恶,于是马敏杰娇巧白嫩的玉手很快在一张白纸上完成一个栩栩如生的乌龟,旁边提上“我是乌龟我怕谁”,大功告成,马敏杰悄悄地贴在梁云林老师后背上,班里男同学渐渐开始笑起来,女同学则惊讶地不时看向梁云林老师和马敏杰,他们关系一向不和,谁让马敏杰一直扰乱班级纪律呢,哎,虽然她相貌倾国倾城,又有那么一个深爱她的强大后盾,可为什么不能人如其貌呢?这下子可要引起什么大波大浪啊!
梁云林老师终于觉察到了后背的蹊跷,他镇定又愤怒的揭下纸条,放到马敏杰桌上,马敏杰挑衅地抬起美丽的脸庞,尖尖的下巴让人看了直击心脏,:”你给我写篇检讨!把整个过程写下来!“
骄傲的面孔微微低下头,转了转乌黑透澈的深眸,不屑的两个字透过朱唇轻出:“不写。”对,她就是这么不屑一顾,她不惧怕任何人,有个那么宠溺她,又权倾全县的后盾,她怕过什么,但每日里深夜时无力的空虚感让她怎样也挥之不去。她经常梦到自己在一个悬崖边,任他百般跪求,诀别的眼泪汹涌眼眶,她还是纵身优雅地一跃,像电视剧里那样落了很久,却掉在一个泥塘中,浑身狼狈,声嘶力竭,没有人烟,一代红颜就此陨落。惊醒后阵阵的空虚感总让她泪珠大颗大颗地掉落。
“啪”,还没出神,一记巴掌就这么落到她脸上打断了她的思绪。她瞬间眼神凌厉地抱起桌上的书悉数砸向梁云林老师。
“啪”,又一巴掌落向她美丽的另外半张大撕一场的架势想起身策反,嘴里哇哇呀呀地大叫着,完全失去了平时经过走廊时承受爱慕者们眼神时的优雅姿态,梁云林见状,立刻按住她的肩膀,不让她起身,以防她真的跟自己打架,马敏杰仍在反抗着,梁云林只得更加用力地按住马敏杰,一不小心手滑掐到了她的脖子,最后她实在敌不过,停止抽动,趴在桌上哇哇大哭起来,自打娘胎里出来,她是所有人的公主,家里没人敢对她说“不”,朋友对她百般奉承,男生更是对她万般谄媚,谁曾敢这样对她,上次一个敢对她说不的一个女生(考试小抄)被她好顿凌辱,当着自己随从们啪地给了那个死书呆子一巴掌,华丽转身走开,可怜那个女生也不敢告诉家里人,在一些与自己一样规规矩矩的好友的安慰下,才算是走出阴影。其实马敏杰也不是那么地难以相处,只要你像她的家人,朋友一样任她恣意为非,她还是很讲道理很仗义的,她送人的生日礼物从来都是上千,你有这样慷慨的朋友吗?
可恨那些她平日“罩顾”有加的朋友这时没有一个出来为她伸张正义,来安慰她,马敏杰趴在桌子上呜呜地哭着,突然她起身跑了出去,回到在学校外精装修的租房里,嘟的一声,伴随着温暖又熟悉的一声“敏”,她瞬间哭成泪人,电话那边的他也是肝肠寸断,亲自从市中心开车去接她,当初可是听说这个学校常出名校生才让她来到这个小镇上学的,没想到会让她承受如此之委屈,都是自己的错,应该把她留在身边好好守护的-----
把她接回来后,尽管已是深夜,他坚决地让他助理为他打开与县教育局局长的电话视频会话,简单说明情况后,“我要梁云林从此在那个学校消失。”他磁性好听的嗓音掩饰不了话语中深深的寒意,局长战战兢兢地挂了电话,打通了另一通电话:
“小胡啊,这么晚给你打电话有点事要你办......这件事你不给我办好以后就别来上班了!”小胡毕恭毕敬地挂了电话,看了一眼早已熟睡的妻子和刚满月的妻子,无奈地叹了口气...
当梁云林老师看到这份通知,虽早有准备,年近知天命的年纪,落下了两行老泪,闭上眼睛,二十多年教学中的忧虑欢喜一幕幕浮现脑海,通知单从他手中慢慢滑落到地上,梁云林坐到自己平时看书时最爱坐的躺椅,开始思考自己平凡的人生....... 其学生家长肯定也是个人物,更是个无懒!
转载伍德宝先生作品
怀远辱师事件有感中华自古师为尊,
哪有辱师课堂中。
人神共愤天震怒,
打脸两下惩罚轻。
岂知此事公示众,
引发官僚动狠心。
师文扫地狼狈极,
教育何时能归真? 师道不振,如何兴国。 细读此文,热血沸腾,感慨万千!那位学生,她爸应该是“李刚”,那个局长,是先天不足,还是后期营养不良,典型的佝偻病!(软骨头)再劝下那位老师,你就用手揉揉胸口吧,就当吃饭时吃到了苍蝇,当时难受,毕竟它是只苍蝇。最后说下那学生父亲(李刚),你非常的牛气,这下你出名了,你的孩子在你“关怀”下,今后一定更会目中无人,她会比今天更出众。会人见人避,她后来可能在马路上行走,汽车也会停下让她先行的!那时候,你们父女会比现在更名声远扬的! 继续下去会后患无穷 管是害,松是爱。 怀远县教育局局长,辞职以谢天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