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小老头 发表于 2015-4-20 08:31:54

叫化子争门楼

叫化子争门楼


       枞阳县,属安庆市管辖。解放前没有枞阳县,枞阳县是桐城市的一部分。(桐城市是县级市,亦归安庆市管辖。)解放初期,枞阳县叫湖东县,县城设现在的汤沟镇。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由国务院批准改名为枞阳县的。安庆市,解放前是安徽省政府所在地。安庆师范学院老校区的红楼,据说是原安徽大学的楼房。
   
      枞阳县,在安庆市的东南方,铜陵长江大桥就在枞阳县老洲镇境内。铜陵长江大桥于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通车,通车后,就有将枞阳县东边几个乡镇划归铜陵市的说法。有说这几个乡镇叫江北区,有说是郊区,有说归铜陵县管辖。
      往往说“五一”公布,过了“五一”又说“十一”公布,“十一”过了便讲元旦公布。年年如此,年复一年,一直传说了二十多年!次次都说得活灵活现,“两个市的领导已搭成一致了”,“省委已批了”,“中央办公厅已通过了”,“国务院都批了,就等宣布了”。
       最近,传说得更甚。好多人在网站上发帖,有说划归铜陵好的,有说枞阳被铜陵呑并的,有把安庆市年总收入和铜陵市年总收入作比较的……他们在网上争得面红耳赤,几乎已经粗口了。假若当面争辩,恐怕有拳脚相向的可能!
      让我想起桐城派四大家(方苞、戴名世、刘大櫆、姚鼐) 之争来,这四人中有三位都是今枞阳人,但桐城说是桐城人。于是便有“桐城出名,枞阳出人”之语。至于他们是哪儿人,现在拿出来说有多大意义呢!这和“我爸是李刚”有区别吗!
       我还想起,别国卫星早上天了,甚至人己登上月球了。你还在家里自吹自擂是几千年文明古国 ,还在欣赏四大发明,不觉得可笑可悲吗!
      “ 发展才是硬道理”,至于归谁管辖,百姓不管他。平民百姓事实上也作不了主,管不着 。就好比两个叫化子争论说谁家门楼好谁家门楼不好一样,又不是你的,最多在门楼下寄宿而已!
      戏说如下:
      
                                              枞阳划铜陵,
已当耳边风。年年如此讲,次次都说真。五一到国庆,总是往后行。这回雷声大,究竟假与真。更有好斗者,脸红脖粗争。叫化争门楼,笑煞旁观人!

老仆人 发表于 2015-4-20 09:17:19

有见解。

花园 发表于 2015-4-20 09:20:36

就和安徽省会(安庆)和枞阳县城(汤沟)的搬迁一样,不是P民能决定的!!!

快乐金秋 发表于 2015-4-20 10:03:36

丹桂飘香 发表于 2015-4-20 10:08:34

剖析透彻。

桥头勇士 发表于 2015-4-20 10:09:19

写得真好!

枞阳言 发表于 2015-4-20 10:57:22

如果真的整体划铜陵,现县城是否和过去的汤沟相似。

梅香若无 发表于 2015-4-20 11:17:31

叫化子?

1981 发表于 2015-4-20 11:32:22

回 枞阳言 的帖子

枞阳言:如果真的整体划铜陵,现县城是否和过去的汤沟相似。 (2015-04-20 10:57) images/back.gif

这个是可以肯定的,没有哪个县的县城在一个地级市管辖县的最偏远地方。如果整体划过去,肯定会搬迁。枞阳的县城现在看来偏了,以后看来将更偏!

无法 发表于 2015-4-20 13:25:57

心决定你的 发表于 2015-4-20 13:51:55

生姜还是老的辣。。。。。小老头的分析,真的很好 发展才是硬道理

棋室 发表于 2015-4-20 14:52:20

刚刚看过此文,很认同

空中飞龙 发表于 2015-4-20 14:55:09

呵呵。。。。。。。。。。。

枞阳111 发表于 2015-4-21 06:50:10

主楼说的极对——叫化争门楼!殊不知,叫化子即便在京都也还是乞丐,枞阳铜陵谁家门楼高与你有多大关系?关是发展是硬道理——关键是你要让自己发展起来,别去当铜陵的乞丐(即便真像谣传的划铜了)别闲了无事整天关心自己被划哪了···

枞阳111 发表于 2015-4-21 06:52:20

“关是”应去“关”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叫化子争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