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写杂说
都说人至青年最疯狂,是“狮子”“老虎”或者统称为“禽”,因为他们有着一股疯劲和韧性。但在以儒家学说中庸之道的大中华而言,那不过是一群不合社会,叛逆的另类,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一个大框架里学习三字经,百家姓,懂得天地君亲师,懂得四书五经,懂得为人之道,懂得好多好多,那时就觉得世界是这样的,我们就得这样走,到最后才知道,原来错了,错的不是文化的沉淀,而是时间的束缚。童年的岁月的漫长而充满了乐趣,笑声的背后,是沉甸甸的书包,和父母的期望,“才子”总是吃香,总是被无数光芒所轮罩,坐在前排,听老师的教导,如同一支花香四溢的鲜花,而所谓的我们,不过是一支被忽略的狗尾巴草,任人所践踏,何谓尊严?不过是笑话罢了!但我们是开心的,是快乐,是真诚的,成群结队,偷鸡摸狗,什么坏事没做过,伙伴的笑声响彻这份本该寂静和严肃的圣地,继而接受惩罚,但还是快乐,现在想来,嘴角还是不经意流出笑意,好开心。
少年时光是和时间奔跑的,要知天文熟悉地理,做好语数外,还得研究生理构造,总之天哪,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这时候中国的填鸭式教学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不管懂不懂,能做就行,不管以后会不会从事这方面工作,会就行,于是老师死命的教,我们死命的学,这时候流行的话是知识改变世界,改变人生,于是我们梦想着以后挥之方遒,指点江山,乐呵呵的,但小时候落下的课程,岂是梦想所能填埋,于是死命的赶啊,赶的累趴了,一绝来生无望,算了,听歌,看小说,完全脱离这个社会,找回心里的落脚点,于是又是一批坏蛋来了。
高中的阶段其实没什么记忆,就是学习,努力学习,死命学习,那时已有多愁善感,已有父母不易,更懂得如何去充实自己,于是拼命的赶课程,赶落下的病根,慢慢的,不知道多久没笑了,麻木了,人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心事重重,成绩是上去了,但世界观或许有所变化,感觉人生就是这样,苦是要吃的,才会有所收获,或许就是这段艰难的岁月养成了我现在时常看书的习惯,说不上是伤感是无奈还是感激,五味杂陈。
从大学到现在,时间过得缓慢而又节奏,本想写写挥洒着汗水和青春浪漫的大学生活,突然发现,大学其实也就那样,一群爱玩的人,玩的更有诗意,更有时代性罢了,学习?开玩笑了。现在大学如不是重点大学,何谈学习?胡适,鲁迅先生的那个大学时代不过在老一辈教育者中那一昙花罢了,现在大学,说的不好听的,就是一层包着书香气意衣服的土包子,早已没有那时大学那种风华绝代,独领风骚。
工作其实是须有激情和创造力的,今年在这公司担任调度开始,提了好几个我认为可行方法,去提高旧时的繁杂过程,但一一被否决,问起理由,不过是员工不适应,不能及时把握,听到这,我只能摇头浅笑,在也不提,所谓公司让员工提出更好的建议,公司会酌情考虑,在我看来不过是笑话罢了,一个建议,就员工不适应就PASS了,那以后何谈建议,不过是嘴上说说,我们多情罢了,我就是一傻子,傻得天真傻得可笑,但我还是乐的傻子,因为工作是需要激情,不能回升激情,但不能毁灭了激情,那样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真是那么回事呢 工作是需要激情,不能回升激情,但不能毁灭了激情,那样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