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你 发表于 2014-11-3 10:12:24

枞阳县“十二五”以来推进系列改革述评

     2010年1月中旬,城区上千辆三轮摩托车退出营运,枞阳城市公交的“破冰之旅”从此正式开启。这一承前启后的深刻变化,正透视出县委县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和魄力。近年来,枞阳县委县政府以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工业经济、财政金融、转型发展、农业农村等县域经济重点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一些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得到有效缓和与化解。

  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县政府大胆推出“进一步加强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县直机关效能建设民主评议办法、违反效能建设行为责任追究等办法,确保“项目、授权、人员”三到位,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运行机制,形成督查-考评-问责-反馈的完整体系。2013年减少行政审批项目189项,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4项,降低收费标准16项。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观念、制度创新力度,一个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措施密集出台:民营经济进入门槛一低再低,首期缴纳申报注册资本的20%即可注册登记;支持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干部以挂职方式到民营企业锻炼和服务;对新办的政策鼓励类民营企业,政府对投产前的费用给予一定补助;把民营企业发展用地优先列入年度用地计划;县财政每年将本级民营经济新增财力按一定比例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银行业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票据贴现、企业联保贷款和动产、集体土地使用权、林权等质押贷款和其他各类融资服务。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激情和民间投资的热潮。

  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而改革无疑是撬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杠杆。抓住在交通运输业和一些现代服务业试点改革“营改增”的机遇,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种子管理体制、兽医管理体制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13年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抵押林地1.69万亩;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信用合作组织,目前全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基本达到40%;推进土地流转,全县50亩以上规模种养面积51.9万亩,注册家庭农场126家,全县合作社总数已达258家,现代农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主体改革创新,推动建立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四大平台,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计划,重点引导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改革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县委县政府适时启动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改革试点意见12条。在招商引资领域,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从财政、土地、金融、环境等方面制定了大剂量的优惠政策,创新宣传推介模式,改革招商考核体系。2011年全县实际利用境内县外资金98.8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15万美元;2012年完成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新增固定资产到资额20.8亿元,引进境外资金1106万美元。出台《进一步促进外贸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设立100万元外贸发展促进资金,对出口和对机电设施及关键部件进口分别实行财政奖励,建立外贸联席会议制度,2012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84万美元,2013年实现2958万美元。

  改革增强体制机制活力。2009年5月26日,全县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动员大会召开,坚持有企必改、因企制宜的原则,对登记在册的172家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双置换”和依法破产形式已完成改革任务119家。“企业民营化了,产权明晰化了,职工身份社会化了”,这是改制后企业员工的共同心声。2013年横埠镇财政总收入完成3230万元,老洲镇财政总收入完成2010万元,较2010年增幅分别达到155.2%、149.3%。是什么让这两个重点镇实现大跨越,答案是:改革。老洲镇的改革思路体现在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横埠镇的改革思路重点体现在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探索,目前土地流转规模已超2.5万亩,较流转前农民每年增收20%以上。

  改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近年来,县委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实绩评干部、以民意用干部、以竞争选干部,竞争性选拔干部深入推进。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莲花湖公园和旗山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彻底改变沿袭多年的划地安置为产权调换或货币化安置。义务教育22个学区管理委员会组建成立,强化体育考试、理化实验操作和一次性填报“平行志愿”,实行中考招生改革。

  实践无止境,改革无穷期。枞阳县委、县政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高举解放思想大旗,树立大改革大开放理念,坚持在大局下谋划推进改革,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在深入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争先安庆,崛起皖江”的步伐铿锵有力,“绿色枞阳、实业枞阳、活力枞阳、幸福枞阳”的进程稳步推进。(刘静)

阳光安丽 发表于 2014-11-3 10:43:13

县城交通改革、公共交通民生工程使县城居民生活消费成本增加、而使居民出行带来许多不便、楼主知道吗?有钱无所谓、公务員及当官的无所谓、县城区居民老百姓可就苦了!还有老城区的贫困居民、规划肥了当官者及无良房地产开发商?苦了城区居民?

一只小金鱼 发表于 2014-11-3 13:42:27

2010年1月中旬,城区上千辆三轮摩托车退出营运。

不知道这数字是如何得来的,楼主是否知道上千辆三轮摩托车是个什么概念,如果将上千辆三轮摩托车一个一个的连起来,那可是会要从上枞阳排到下枞阳的啊!

爱摄之徒 发表于 2014-11-3 20:53:06

差不多把,前几年小马自达的确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县“十二五”以来推进系列改革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