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提了辆途观,一直纠结汽车装潢
车库没买到,不管了,人家奔驰、宝马也在路边么,先买回来再说...找了个熟人,4儿子没加价,可什么都没送,这个贴膜、座椅套什么搞不搞,纠结呀,看了下面的文章,豁然开朗,还是什么都不搞的好!南方太晒太热怎么办:
1、墨镜!
2、开大空调,穿长袖衬衫,脸上涂防晒霜!
装修误区
好多人就是不明白,明明花一样的钱,为什么不自己买,非要让人家送呢?记住贪图便宜的人赠送的东西而不管其质量优劣,不要质量好的花少量钱的(什么是有钱人,就是只买最贵的,不要最好的)!
至于太阳膜则看是什么车了,档次低的车建议贴上质量好些的,可以防紫外线,遮挡阳光。高档车则完全不必,因为本身车窗玻璃就有防紫外线作用。
买了一部新车后最基本的无在乎是铺地胶、座套、贴太阳膜、方向盘把套等!
好像成了我国的一大特色!
先说车窗贴膜
汽车玻璃采用了隔热玻璃,能有效阻挡汽车外部阳光,并能提供给驾驶员一个良好的视线!(据我所知,捷达都是隔热玻璃的,乎那)
贴膜以后阻挡视线不说,坐在车内还有压抑感,并不能没有阻碍的欣赏窗外美丽的景色了!
贴膜是中国一大特色,好像赤道国家比咋国家热,肯本就没有贴膜的!
欧洲国家在车内**的也不少,隐私也极多,也没看见贴膜的!
美国也没有贴膜的,但是有后窗有穷色玻璃,但是哪肯定是社会名流或者术内社会的人员为了避免曝光所坐的!
普通的公民的车也没有贴膜的!
中国就是怪,满大街的车,黑呼呼一片!你说奇怪不奇怪!
曾经有一位朋友去开着贴膜金杯车去首都机场接客人,国外的朋友看到车后连说:NO,NO,NO这样的车我不坐,坐也可以,把膜揭掉,要么换车,如果司机愿意揭掉汽车玻璃的膜,我可以补偿汽车司机200美元,可以么?我不想坐黑社会的车!翻译和司机乐的合不拢嘴!
再说地胶
还有地胶,好好的地毯不用,非要弄个廉价的胶皮铺在车内地板上,尘土始终在地胶表面,脏点还别开空调,一开空调,把地胶上的浮土吹的满车都是!
新回胶还好点,万一磨破了,水气进去了,天一热,湿气在地胶与地板之间散发不出来,就那味,肯定认为开车的术墓脚丫子!
地胶廉价,质量不过关,各种有毒物质超标,造成车内空气钨染!
哎,又是中国一大特色!
再说汽车坐套
汽车厂家煞费苦心的来选择布料,做到能防静电,耐磨、透气、阻燃、防火等等,耐脏的布座椅面料,汽车座椅面料在整车所占成本的百分之一左右,却被一个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廉价坐套所替代!
真皮座椅加坐套的大师也大有人在!
其他的国家也没有!
又是一个中国特色!
还有方向盘套
汽车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了方向盘的大小,材料、以及手掌在方向盘的舒适感,考虑到了人体工程学,以及方向盘材质的透气性,耐磨性、排汗性等,但是这些做法是徒劳的,现在有很多车主装上了价值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的方向把套,有的是用低价的塑料,有的是用毛毛的材料制作!说是冬天方向盘太凉?难道手攥着粗粗的方向盘不难受?
瑞典在北极附近,那里的车也没有这么先进的毛绒绒的把套!
其他的汽车发达的国家也没有,难道我们国家的汽车发展水平这么有超前性?
再说车内小饰物
在车前风挡玻璃处的内后视镜,有好多人在上面挂着小饰物,有中国结、菩萨、观音、前几年还流行过一段领导人的像片,其实有这些东西悬挂起来不错,但是挂的不是地方。
您在驾驶时,这些小饰物会随着车辆的行驶而摇晃,提倡安全驾驶,您想想你在专心开车的时候,有个东西在你眼睛的余光内游动,能舒服吗?还有刮小铃当的,晃悠加带响的,又眼晕,又耳鸣,还影响车内人员的谈话与休息。
最重要的是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车辆直行时还不感觉,在转弯时你就会感觉碍事了!小饰物的摆动,会影响你对车辆右侧的突发事件的判断能力,如果您不相信,您可以把小饰物拿掉几天,试试看,如果我说得不对,您再挂上!乎那!
也是中国的特色
汽车封釉
新车买来了,车主为了呵护爱车的漆面,要进行所谓的汽车封釉,说是可以永保漆面的光泽度。
车漆是经过特殊的工艺疟蹩到汽车表面上的,车漆内含有金属成分,耐褪色,抗泪虔等性能,在汽车行业内规定,生产厂商要保证汽车漆面在10-15年内不发生质量上面的衰退。十年以后,您的车已经老了,您还在乎他的漆面么?何况您的车已经成为二手车、三手车……
现在买车以后,更换新车的频率根本不会超过十年,为什么要增加自己的额外的经济支出哪?所谓的封釉只不过是一种拐着弯的从你的兜里掏出你没有必要花的钱!
底盘封塑和减噪改装
轿车底盘封锁,底盘封塑可以减低汽车内的噪音与底盘的刮蹭保护作用。
汽车的噪音不单单是从底盘传来的,汽车噪音是包括轮胎噪音、发动机噪音,行驶中风噪音、排气系统等,单一的底盘封塑根本降低不了噪音,要做系统的整治,换玻璃、密封条、换低噪音发动机、换好的轮胎等等,造价肯定不菲,还不如买一辆更高级的车哪!也有做了降噪改装后加排气尾喉的(说是增大马力,增加发动机的声音来提高驾驶乐趣的),真不知道是为了啥?
封塑以后可以当底盘装甲使用,现在的路是越修越好了,现在的轿车离地间隙都很低,说做了封塑以后可以提高通过性,难道您要开车轿车去越野吗?路不平的话,再好的底盘装甲也是无法通过的,我想,真是在行驶中遇到了大的障碍物(例如大石块),车辆底盘肯定会承受不了撞击而损坏的,底盘都坏了,装甲也就完了!其实合理的判断路况,与驾驶技术切切相关。车辆一般都是在城市内行驶,一年之内很少有时间出去遇到坏路,底盘装甲封塑要给车增加几公斤到十几公斤不等的份量,每天承载这增加的份量,燃油消耗量经过日积月累也是一个可观的数目
贴膜唯一的用处就是阻隔别人的视线,不过你又不是运钞车,有必要吗,看就看吧,我又不想在车内做坏事(如抢劫、骗牛、出没很多你不应该去的场所)!
理由:
1、安全,没有什么比安全重要的(很多发达地区和国家法律规定不给贴膜主要是为了这个起因)!
2、有膜,车变得好丑!
3、花钱!
4、膜真的很有用的话早就该成标配了!(车厂在研究玻璃:隔热、隔光、防碎,车玻璃的最高镜界好象没玻璃一样—无招胜有招—何必再贴一层膜)
丢东西怎么办:
1、不放值钱东西在车上!
2、实在要放放尾箱!(不贴还更安全,应为小偷一眼就能看到车里没啥值钱东东就不会费力砸窗了) 有点道理,可我还是贴膜了,不能让人家看到我带美女了啊 地胶没搞,座椅套、装饰件还是有的 楼主玩车震不要车膜吗 昨天差点贴了,那个所谓的“授权施工中心”态度真心不好,所以没贴,回来查了查资料,这才发现真心不能贴。
欧洲国家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全面禁止汽车贴膜,但是每个国家对汽车哪个部位可以贴膜,哪个部位贴膜的透光率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欧洲类似,美国每个州对可贴膜部位和贴膜的透光率有不同的规定,而我国却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很多人也会贴成低透光率的,当然有些地方车检也不会太严(感谢@Randall Li 指正)。
欧洲几个大的国家来举例,给大家参考:
法国:前挡-不允许;前排-必须遵守UN-ECER43规定;后排、后档-必须遵守UN-ECER43规定;
德国:前挡-必须保证70%(玻璃+膜)的透光率,而且并不是始终被允许;前排-只允许贴透明膜;后排、后档-允许,目前没有指出明确的透光率要求;
意大利:前挡、前排-不允许;后排、后档-允许,只要每个面都有装备有后视镜(可以看到车内外情况)即可,膜必须注明生产厂家以及许可证书;
西班牙:前挡、前排-不允许,唯一的例外是,在证明驾驶员可以清晰判断后方车距的前提下,拉力赛授权车辆的前排车窗玻璃是可以贴膜的;后排、后档-允许,只要有高位刹车灯;
英国:前挡-必须保证75%(玻璃+膜)的透光率;前排-必须保证70%(玻璃+膜)的透光率;后排、后档-允许,目前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限制;
丹麦:前挡、前排-不允许,只允许在前挡上部10cm宽度贴,而且必须保证70%(玻璃+膜)的透光率;后排、后档-允许,如果透光率低于70%,车辆必须有后视镜。
而贴膜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1、首先中国市场上的贴膜品质层次不齐,我们的贴膜有的贴在车窗内侧,劣质塑料或胶水的甲醛、苯类严重超标,影响车主健康。
2、不少人都见过贴了膜之后开车,白天反射中控台倒影、夜间路灯光线变散的情况吧,这种光的折射和乱反射即便是正厂贴膜都很难解决,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驾驶疲劳。
3、深色贴膜严重影响后视镜视线,无法准确判断后车距离;而后车也无法透过前车再看到前面几辆车的行驶状况,如此一来追尾的危险性就大大提升了。
4、国外不允许贴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截获车辆的时候,警察容易因看不清车内状况而遭到突袭。而在日常用车时,无论车辆遭到打劫或者车内发生了什么,从外部都难以看清,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保护了歹徒。
自己补充:
5、至于4S送的防爆膜,我只想“呵呵”,汽车钢化玻璃是不会轻易破碎的,即使破裂也是不会有锐角出现的(这个不是常识吗?)。汽车安全测试也不会考虑贴膜,贴了膜反而会影响破裂时能量的发散,危及驾驶员安全。
补充:汽车玻璃本来就是夹层玻璃,中间有PVB层,即使碎裂也不会随意扩散。至于玻璃内部有隔热层,可能是两种吧,一种是双层玻璃,我印象最便宜的也得是辉腾才会装配双层玻璃来隔热隔音;另一种就是绿色隔热玻璃,就是略带绿色的,大众蓝驱车型有安装,也很好分辨,但是成本实在是不低。
6、车膜的隔热能力确实有,而且质量好的效果尚可,但是与颜色关系不大,劣质的车膜反而会增加车内温度。
7、北京2012暴雨中也给了大家警示,贴膜的车窗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阻止乘客的逃生,轻重大家自己估量。
综合以上原因,虽然我个人建议大家不要贴膜,但是由于国情所限,执意要贴,或者觉得4S店送的为何不要,那么我们建议您尽量与4S店协商折现,或者选择正厂的浅色膜,或者隐私玻璃,行车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