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航诗集》鉴赏
《渡航诗集》鉴赏浙江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 姚育萍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一首诗歌反映一个时代的信息,与时代同呼吸,才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我通读了渡航老师的诗集,从中领悟到他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对情感的体验,对价值观的倾向。整本诗集主要由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七言新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词牌和部分现代诗组成。有的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有的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此外,五绝精细澄澈、语言灵动;七绝清新雅致、回味隽永。他的律诗内涵丰富、用韵工稳。五律婉约幽隽、崇尚朴澹;七律意含蕴藉、格律工整,反映了广阔的背景画面,底蕴深厚。他治学严谨,思维敏捷,正直热情,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情景交融,遣词贴切,字字含情。细细品味渡航老师的诗词,有美在情辞,故丰腴;气在筋骨,故瘦劲,气理相通,浑然一体,读者就象走进一座美好的精神家园,体验其美的享受。
一、鉴赏渡航诗词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1、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对诗歌来说就是意境,既倾注着诗人的审美倾向,也包孕着诗人的感情。
①古典诗歌里形象的主体应该是由诗歌里面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如:闲怀(七律)
溪边旧舍近如何?道是闲云牵挂多。淡水汪湟迷野鹤,蓼花零落附粼波。
相思坐爱停桡晚,顾影频怜浮渡柁。隔岸风光花下客,敢情枣树解劳歌。
此诗起语生情,虚实相间,幅幅画面构制清晰,令人触目而牵怀。首联写即景生情,然后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与欣羡之情,面对淡水与蓼花,诗人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好静的诗人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和闲雅。“相思坐爱停桡晚,顾影频怜浮渡柁。”这情调,对于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隔岸风光花下客,敢情枣树解劳歌。” 这既是实景描写,隔岸景色优美,屋边枣树依然那样葱绿,又暗示着远在异地繁华世界的游子,还记得当初家乡解饥的的红枣吗?唐代张旭《清溪泛舟》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但我们体味一下,还是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想象的空间里,眼前拓开了一幅画面,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怡然自得,家乡劳歌依然萦耳;抒写了诗人不忘家乡,唤起了对家乡的思念的之情。虽不言形象然而人物形象却跃然纸上。
②诗歌的形象里面包孕和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如:春燕(五律)
紫燕浮春梦,云山渡水情。同簧柳丝下,比翼杏花营。
旧垒新泥抹,华堂恩爱倾。不愁劳累死,最恨北风生。注:此诗收录《当代千家诗》
首联:一“浮”一“渡”无不描绘出对春梦之向往与至情。颔联:双双紫燕轻歌舒柳,逐花织春,语溢激情。颈联:以“旧垒”见淳厚,啄“香泥”酿深情,情愈朴。尾联:以秋燕南飞之候鸟寓人间事态,尤觉浓烈深沉。此诗前三联诗人愈是宽心自慰,其旨爱憎之情则愈显也。最是以冷语作结,尤得跌宕生姿,含蓄而味出。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馨,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③诗歌的形象往往代表相对固定的意义并能传达情感、揭示主旨。如: 清明寄思(七绝)
鸣鸟盘缠老树身,拈花化蝶扑原根。追源问远盍期许?桂子香时酒一樽。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情。这首诗从头至尾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空灵的笔调渲染清明祭祖的氛围,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情感。
本诗则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选取了“鸟、树、花、蝶、酒”艺术意象,含蓄双关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追思,形象逼真;也道出作者不数典忘祖的情怀,尽在“酒”之中矣。此诗以自然景物“鸣鸟”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化蝶”反托作者的伤痛,而在历史感慨中即暗寓咏今吊古之意。思想情绪伤感中有奋发图强之意,借酒寄情与志,但这种虚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非常不错,可以借鉴的。
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几种类别:
爱国情怀的形象:《南京大屠杀77年祭》中的“安内京师游寇马,妇孺无处雪冤仇。 “安内京师游寇马”, 安内:攘外先安内,暗指国民政府从战略上的失误,道出了作者对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的鄙视、痛恨;一个“无处雪冤仇”, 这些冤魂无处申诉 ,只有向阎王诉说了。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作者对死难者的无限同情与哀思,可谓是一声醒世的呐喊。
反思奋起的形象:《反思抗战》中的“人说国军兵马多,缘何顿失好山河。若将抗战拟朝战,鱼腹充肠裹化倭。”,诗人并不仅停留在抗战失利“内忧外患”反思中,其奋起的骨气、亮剑精神可见一斑。
钟情山水的形象:《石溪渔舟归晚》中的“舒云逐浪花,岫色镏溪霞。羽棹闲鸥集,渔公密网赊。光波飞彩照,鱼讯报还家,笑掬浮山水,风行莞尔遐。”,这是一首用白描笔法赋就的五言诗,文锋洒逸,用精练的文句高度概述的渔舟晚归的丰收意象,精心赋笔十几个鲜活动感的意象:舒云、溪霞、闲舟、鸥集、渔公、密网、光波、笑掬、鱼讯等形成一幅渔舟晚归之唯美山水画,令人赏心悦目。向读者推荐的是诗人的练达笔法组成的唯美流、及紧扣主题的笔锋。
善良关爱老人的形象:《浣纱媪》中 “苍颜独爱溪边坐,数说鱼儿浣断纱” ,表现了孤寡老人,苍颜独坐,与人数说的景色,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思想却在写景潜意识中表达,表明了留守老人的晚景凄凉,呼吁全社会来关注,体现在字里行间。
儿女情长的形象:《无题》的“柳下望君如,驰驱千里初。神莹高树仰,忐忑素怀舒。慢奏江南曲,轻开雁北书。书中情字意,旦誓不离居。”,如此简短的一首五律,竟有如此繁复交糅的思想感情,的确令人赞叹。诗人对感情刻画的细腻准确,对深层心理的挖掘吐露,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用字精炼、寓意深峭。有对人生的执着,也有对爱情的向往,又有高自期许的慰勉!有韩(愈)孟(郊)精髓之诗风。虚实结合,使感情既真切又形象,有骨有肉,意境开阔,抒情含蓄,可谓耐人咀嚼的好诗。最主要一点它突破了一般写景抒情的格局,妙用比喻,写出一种很有意思的人生经验和审美风尚。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2、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鲜活的语言能使人耳目一新,而作品最大的特色是:
①平实质朴: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为何》:“择偶帅哥条件提,要将城女作娇妻。阿妈也是农家玉,不比城中贵妇低。揭示了当今都市生活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寓意深邃。
②含蓄隽永:如《罡风渡水》:“罡风邀我驾云来,慢理春心雨露栽。浮水断桥情不断,携君种柳浪花开”。意蕴含蓄,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抒发了诗人绵邈深沉的情感,极富感染力。尾句将情感内涵升华为与君携手种植心中的柳浪桃源,直至灿烂花开,留给读者以美好向往与深深的回味。
③清新雅致:如《初荷》的“一番雾雨飘然过,几粒珍珠滚面容。”。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愉悦。
④形象生动:如《天宫一号升天有感》的“忽报凡间升火箭,又宣银汉荡飞船。缘何不爱缤纷景,偏向星河邀月圆。”,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天宫一号升天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振奋人心。 现代科技的深远影响力。此种写法生动有味,活泼有趣,赋予无生命的载体以生命的灵性 。
⑤绚丽飘逸:如《孔雀瀑布》如“龙珠着势来,弹作羽花开。玉气浮人意,碎身无折回。”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心志。
⑥沉郁顿挫:如《诸葛亮》“欲定南中匡鼎业,还羞维谷废时征。可堪剩局谁收拾,憾死空留谨慎称。”。 此诗内容深厚、跌宕起伏、慷慨悲壮、境界辽阔、深沉动人。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壮志未酬,此恨绵绵、余意不尽、鞠躬尽瘁、死而并未后己的感觉。――此诗突破以前咏诗陈旧观点,融入了诗人的深思,让人意识到“有前车之鉴,后人可防患于未然了”,并与读者产生互动,令人拍案叫绝!可为咏史诗中的佳作。
3、表达技巧
渡航诗词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两个层面的内容:
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
比喻:如《登采石矶》“飞桥梦醒随江越,积木楼盘似笋排。”比兴手法的妙用,写出新城新貌,一座座楼盘像笋一样排版,形象生动。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拟人:如:《荷问》:“人仰芙蓉媚,曛风皱绿波。蹁跹时女过,何不赏娇荷?”把自己的美姿和荷花婷婷玉立的如时装女般的姿态联系在一起,使荷花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效果。”
夸张:如《夜雨感怀》“奈何夏雨夜滂沱,许是相思苦泪多。” 既富于含蕴,又保持不刻意求深,故意地对相思泪进行夸大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于“有意无意得之”的风韵。
用典:如《甲午迎春》中“甲午重开风乍寒,乌云涌向海东端。每萦旧梦惊人醒,倾诉孤魂泣眼看。”成功地运用了典故:从甲午战争120年,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②表现手法: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以景结情);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比兴、抑扬对比、象征联想、渲染烘托。
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初荷》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堤柳薰薰初夏风,碧钱数落镜湖中。”前一句写堤上杨柳夏日微风轻漾,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杨柳岸的静谧。第二句写雨后荷叶上晶莹剔透的水珠像铜钱般滑落如镜面般的湖中,滑落——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湖的宁静。
虚实结合:抽象的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例如《仙寓瑶池》中云:“久观翠色波光里,鸣鸟闲云自在空。我欲风情追野鹤,方惊险步镜池中。”起承句是实写,转句是虚写。 实景与虚景融合,相互映衬,渲染出某种情感或感慨。
点面结合:《初夏即景》中颈联“水瑞连平野,锄勤动沃畦。” 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沃畦: 是指近景,可以理解成肥沃的菜畦、田畦。比较小,属于点的描绘;平野:是指远景,泛指辽阔,属于面的铺陈,为初夏即景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乐景写哀: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雁讯》:“金风拂笑菊花台,一缕清香向雁开。愁问衔云人渐远,高言拽绿复还来。”以“菊花台,向雁开”这样亮丽喜悦的景点作铺垫,这景色原本是很美,可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眼中,也是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愁问天上白云,何时才能复还来,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采桑子*春信》的“桃符请上门樘柱,楼也旗招,心也旗摇,岁际遐方眉黛抛。” 借“桃符”,尽情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
托物言志:通过对一个事物特性的描写, 来体现自己与该意象相同之处, 继而抒发志向。如《涧中石》“原揽山云斗杓参,风雷派下涧流侵。经年棱角渐磨去,激水难移砥砺心。” 托“涧中石”,表示高洁的志向,抒发谦逊的情怀、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特点是通过某一事物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联想和想象: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来产生联想。而渡航的《南溪古寨》中“卵径苔痕郁,匈奴衍绎殊。”这种少有人来的地方,卵石小径上已为青苔所覆盖,匈奴后裔在此修身养息,并繁衍后代。”卵石虽小可以曲径通幽,苔花虽微有其生命在衍续,正是诠释着这大山深处掩护并滋润着匈奴人代代相传。尾联道出了匈奴人有过其繁华,有过其曲折,有过其艰辛,历史沧桑中有其生命不息,也揭示了南溪古寨的神秘和秀丽与瑰玮,笔法淋漓,引人入胜,使读者浮想联翩。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如《山村归晚图》中“小桥无语鸡声近,收牧途中一片蛙。山色催人归晚早,闲云缘水问桃花。借“鸡声近,一片蛙”等来烘托山村晚归景色的生机盎然,全诗用了声音补白的,动在画中,使人身受,感受到山村这种生意盎然春耕图。
二、评价渡航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价值观取向。但就渡航所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而言,主要大体可概括为:
①忧国伤时:“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纪念抗战胜利四则。
如:《卢沟桥》情融笔墨巧借桥狮直抒心境 ,将士忠君报国,英勇杀敌,揭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南京大屠杀77年祭》,是人类文明史上惨痛的、永恒的耻辱。牢记血海深仇,树立起一种团结御敌精神。《九•一八之夜》,日本吞并中国称霸亚太地区的既定方针。东北人民组成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反思抗战》,失败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落后原因则是近现代中国的统治阶层为了维护一己私利及集团利益,对内推行愚民政策而对外采取卖国政策,一方面对国内民众实施政治专制、经济剥削以及思想压迫,另一方面对外国侵略实行政治绥靖、经济让利乃至投降卖国,致使十九、二十世纪的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富裕的世界大国一步步沦落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②爱国爱民 :如: 《庆祝建国60华诞》赞扬祖国科技腾飞,中华儿女倍感骄傲,强烈的爱国情怀。《济危》、扶弱济贫,赞扬美好。《访留守家庭》 关心爱护留守老人。《二媪闲语》重点突出了留守老人的孤独与无人关注,呼吁全社会来关心。
③思乡怀人: 如:《闲怀》抒写了诗人不忘家乡,走在溪边唤起对家乡的思念的之情。
《清明寄思》思念亲人, 道出作者不数典忘祖的情怀。
《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对伟人的缅怀与崇敬。
④生活杂感:如:《荷悟》由“荷”引发丰富而深刻的感悟,读来引人深思。《母爱无边》三首,感恩母爱,表达了诗人亲情流露,孝心可表。《蚊》写的真切,形象,逼真,把蚊子形状,吸人血,最终殒命过程惟肖惟妙写出来,令人叹服。《圆规》借圆规来以物寓理,精诚团结,不乱方寸。
⑤关心时事:如:《抗震救灾》,宣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提倡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的伟大民族精神。《祈福雅安》2 “祈福雅安•最美瞬间——地震虽无情•人性更温暖”、“祈福雅安——沉痛和悲烈”、“祈福雅安——生活和微笑”,有党中央的支持,度过难关一定赢。
《贺神十发射成功》这将意味着中国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未来中国航天将进入空间站时代,中国发展与时俱进。
把握时代脉搏,奏响时代新声,是每个诗人所具备基本要素,弘扬正能量,也正是我们时代所需求的强烈呼唤。言之有物,晓之以理,动之有情,也是诗歌三维观所在。把感悟植入诗词,把人生融入诗词,也是当代诗歌发展的方向。我们期待着渡航老师在诗词界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在诗词的乐章中,奏出有自己特色的最强劲音符!2014年月于杭州 好人,这诗歌里学问这么多,香蓉头都大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