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制造”农产品抢滩上海年货市场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九届安徽名特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交易会上,枞阳县的水产品、红心咸蛋、苦荞麦糊、子夜花凉茶、黄酒等优质农产品受到客户广泛欢迎,纷纷订购或参与销售代理,6家企业共签订了1亿元的销售订单。“枞阳制造”农产品在沪一炮打响,顺利进入上海年货市场。据了解,本次交易会,枞阳县集中选派6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参展,是安徽省参展企业最多的一个县份。
枞阳县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一批农业品牌茁壮成长,品牌经营占农村经济的比重接近四成,荞麦糊、大闸蟹、脱水蔬菜、皮棉、土鸡等34个农业品牌享誉省内外,产品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好势头。
以前,农民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忽略了品牌的作用,使得原本很有市场潜力的农副产品却打不开市场。严峻的现实,使枞阳农民认识到,要让农产品走向市场,必须打出自己的品牌。用老百姓的话讲:与其“隐姓埋名”上市,不如“亮明身份”登场。铁铜乡组建了企业化运作的枞阳绿洲农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乡运作绿色生态产业的龙头,对外打响“江中绿洲”绿色品牌。春节前夕,该县铁铜乡蔬菜种植大户马秀林送了一趟货到合肥,回来后感触很深:“‘江中绿洲’品牌就是好,青刀豆、无架豆、西洋南瓜、甘蓝菜等才运到合肥,就被抢购一空。”
该县引入产业分工合作和品牌营销等工业理念,大力发展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建设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品牌农产品。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要求工商、农业等部门帮助企业确定商标、名称,指导图案设计,进行商标查询及申报注册等。县财政每年还拿出200万元,对各类龙头企业进行以奖代补,鼓励他们创品牌。农技部门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和建立示范样板,使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每个农户都有一人以上掌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适时组织人员参加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览活动,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确保品牌农产品产得出、销得去、卖得好价钱。
目前,在42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县优质粮、优质棉、家禽、水产、生猪和苦荞麦保健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化基地开始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全县农业生产开始呈现出区域板块化和专业分工化的趋势。
枞阳的东西本来就好 愿“枞阳制造”走向世界! 再接再厉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