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胜村村民捐款修路蔚然成风
饮水思源 情系家乡民胜村村民捐款修路蔚然成风
一个不到800户2900人口的村,村民在相继四年间,共向村委会捐款153.75万元,投入一事一议项目工程支持村里建设,全村户均捐款超过1940元,所有捐款没有一笔是硬性摊派,全部为村民自愿。村民们饮水思源、情系家乡,蔚然成风的捐款修路新风尚发生在枞阳县汤沟镇民胜村,它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成为枞阳县的首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少有。
民胜村属于丘陵地带,地理位置偏僻,全村有四房、六房、七房、晏嘴等10个自然庄,村域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多亩,有3条主干线连接镇道,环绕自然庄道路约8800多米。“晴天一身灰、雨天遍身泥;村庄脏乱差、道路肠梗阻”,这是民胜村村庄布局原状的真实写照。民胜村村民居住在山丘上,“望见屋、走得哭”,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一直肩挑背扛,车辆无法进入村庄,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该村发展,建一条水泥村道成了村里几代人的梦想。外出务工的农民看到富裕起来的村寨早已通路,他们在心里蠢蠢欲动,渴望早日将水泥路修到自己家门口。
2009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生工程在枞阳县开始试点实施。国家财政奖补资金捉襟见肘,完全“坐等靠要”依赖补助资金搞建设,事实上是很难做成一件像样的工程,必须综合资源、统筹兼顾。
“要想富,先修路”。村党支部书记钱立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通畅工程的领头人”。在2011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生工程村民代表动员大会上,钱立苟书记将村两委“用活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倡导农民捐款建设家园,6年实现户户通水泥路”的总体工作思路,提交议事讨论。会议决定从钱书记所在的四房自然庄开始先行。
万事开头难。“不干事难,干事更难,尤其兴建村庄到户水泥路。”采访中,村干部们一语道出了他们的辛酸和苦衷。村民经过协商,拟按路基宽4米,水泥路面宽度不低于3米、厚度达20公分的通畅工程建设标准硬化。由于过去农村村庄没有合理规划,房屋建造零乱,猪圈、禽舍、厕所、围墙、柴垛、树木星罗棋布。家家户户通水泥路,虽是村民们盼望已久的好事,但当需要清除这些障碍物献出路基时,心里还是不肯让出来,是一件最为棘手的大事难事。村干部几乎挨家逐户上门动员,有的甚至需要花大精力,磨破嘴皮做思想工作。
村里成立了“修路理事会”。钱立苟书记和村干部带头捐款,党员、理事积极响应,其他群众纷纷参与。经核算,当年财政奖补资金、村民筹资及捐款之和,还与工程造价缺额10多万元。理事会再次商议,动员外出务工人员慷慨解囊。那年秋收季节大忙时间,钱书记亲率退休的老校长钱叶华、村民组组长钱玉林、村民代表钱立信等4名理事,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江苏、浙江省等地。钱爱阳虽是民胜村人,但他全家的户籍早年迁出、定居省外,当听说家乡公路建设资金缺乏时,第一个捐出2万元。“我虽然在外务工定居,但是根在枞阳,能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是我的荣幸......”钱爱阳对家乡“父母官”们真诚的说。在他的爱心感召下,钱争取、钱叶学、钱香冬、钱升平、钱东流、钱义等8位打工者纷纷加入进来,每人捐款1万元,献出了自己的爱心,短短8天就募集捐款15.68万元。经过百余天奋战,民胜村第一条水泥路当年竣工通车、18盏路灯照亮了四房自然庄、建成了4个停车场、当家塘得到了治理,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也给其他自然庄开了个好头。钱立苟书记从发动群众捐款到义务投工修路以及收款、管理帐务等,他经常操心忙碌,从不叫苦喊累,为村里修路呕心沥血,一个多月下来,人已经瘦了一圈。
没通路的,为了致富,要修通路。“修路致富”不仅成为普通百姓的共识,而且化为了实际行动。四房自然庄率先尝到了户户通水泥路的甜头,也激起了其他自然庄村民们“饮水思源、情系家乡”的热情,民胜村村民就凭着这样一种不懈的追求,拉开了一场路网大战,捐款修路蔚然成风。村民们先后在2011年捐款24.84万元、2012年捐款47万元、2013年捐款43.91万元、2014年捐款38万元,所有捐款相继用于自然庄水泥路和农田机耕路、排水渠及村庄环境建设。
“家乡建设我们责无旁贷,力所能及的支持是应该的。”这是每一位民胜村人的共同心声,他们把捐款修路做善事作为是一种荣耀,去传递爱心接力棒。一笔笔捐款,暖流涌动,拳拳爱心。“饮水思源不忘本,知恩图报重在行。现在家乡有困难,正是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回报家乡。”务工的农民刘忠信、钱文龙、张老红说,每个人捐了2万元。年近九旬、原安庆地委组织部国家退休干部钱晏清老人听说家乡大搞建设,委托亲戚送来了7500元现金,当乡亲们要将他的名字刻入“功德碑”时,老人来电话婉言谢绝道:“谢谢了!家乡的发展时刻牵动着我的心,为家乡修路尽微薄之力仅是我的一点心愿。”外乡人、钱家的女婿张国龙,吴家权2人今年春节来民胜村走亲戚时,偶遇该村村民捐款修路的场景,深受感动,也慷慨赞助,他们分别捐款2万元和5000元。大龄单身汉子钱爱红、钱六林、钱立富也不落伍,他们也各自捐款5000元。村民钱祥胜家经济条件较差,妻子身体不好,儿子正在读大学,但他毫不退缩,主动送来了10000元。就连低保户们也积极参与,捐出部分低保金,执意要理事会收下,还表示要多出义务工。70多岁、身体硬朗的张黑狗老人主动报名参加理事会成员,义务出工几个月。更为一提的是,农村过年最忙碌的算是家庭主妇了,可年轻的村计生专干、妇代主任钱春,她放弃了春节假日休息和亲友探亲相聚时间,甘当起晏嘴自然庄修水泥路捐款发动组织者,白天黑夜多方奔走相告,在她的倡议下共收捐款额高达38万元。
“我们一定会管好用好这笔宝贵资金,修出优质路,回报父老乡亲对家乡建设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村两委干部向所有捐款者作出郑重承诺。
采访结束时,汤沟镇民生工程办公室主任唐义长告诉记者:“民胜村村民心系公益事业,慷慨捐款支援家乡建设,这种新风尚实在难能可贵。村干部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扎实,村民信赖。这个村没有一件因一事一议工程质量或捐款及账务等信访和上访的事件发生。”(刘毛腊)
民胜村村民好样的。 好样的,支持! 好样的,帮顶下 民胜村传递着正能量,村干部办实事办好事,村民支持家乡建设慷慨捐资,四年捐款一百五多万元做公益事业,户均近2000元,没有一笔是硬性摊派,这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值得大力宣传报道,也是每个村、每位村民学习的榜样! 有好的领导,才会有好的百姓, 好样的,为毛我们龙山村就不修路呢 好样的, 民胜村传递着正能量,尤其村干部妇女主任指导有方 一直收到村民好评 办实事办好事的好村干部,希望所有村干部值得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