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发表于 2013-9-10 15:44:38

枞阳三机制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今年来,枞阳县坚持把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落实“双保”工程、破解用地难题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创建三项新机制,着力盘活农村存量资源,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建立项目组织实施新机制。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增减挂钩组织实施机制,对全县农村废弃工矿用地、“空心村”进行摸底登记,建立储备库。科学选择挂钩项目区,把握“5个要点”,即筛选出户均宅基地面积大、住房条件差、群众基础好、基层班子强、征迁安置量小项目区施工。由乡镇先行组织对拆旧区进行复垦,复垦到位、工程建设符合标准项目优先立项,开展规划设计,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同时,在施工前、中、后注重收集项目区影像资料,并制作成专题视频、画册留存。

  二是建立项目推进激励新机制。一方面研究出台了更高的补助标准和更优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乡镇推进增减挂钩工作的积极性。对废弃工矿地整治由1.5万元/亩调整为2万元/亩,“空心村”整治由3万元/亩调整到4万元/亩。对基层国土所实行增减挂钩专项工作补助,每亩补助工作经费600元。同时,把增减挂钩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以一定权重,年初纳入基层国土单位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另一方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小结的督导推进机制,组织专人督促乡镇村紧抓项目不放松,保证项目按节点、计划和标准完成。

  三是建立群众权益保障新机制。在开展增减挂钩工作中,切实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权益。在项目实施前,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当面解惑答疑。在项目实施中,邀请村民代表全程监督,做到阳光操作。在项目竣工后,对复垦耕地及时组织耕种,尽早发挥效益,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据悉,2012年,枞阳县共组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4个批次,面积1600余亩。今年,已完成900亩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施工。(杨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三机制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