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的文字
那天在杂志上看见余杰说女性作家写小说有三个顶峰,一个是张爱玲。那个演尽末世繁华的女子。一个是王安忆,那个纤细而精致的女子。最后一个是安妮宝贝。我想我是喜欢安妮的,但有时候我会拒绝。因为安妮总是给我大片大片措手不及的空洞以及内心流离失所的荒芜。我想那不是我要承受的。所以我拒绝。一直以来,安妮在她读者的眼里都是个疼痛的女子。一个带着伤口衣锦夜行的女子。她的文字总是抽离人们身边的氧气。然后直到人们缺氧窒息。 零落我不相信有持久的而坚定的快乐存在,因为它总是很短暂,很微弱,仿佛水波荡漾时闪烁的阳光,不能够使人信任。这种感觉稍纵即逝,她不能够成为目标。需要一些更为强有力的东西。需要深入内心的一种强有力清除和奠基。长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会成为依赖的城市动物,需索城市提供的丰富功能来建构生活,是生活在熟悉的表象之下,按照惯性顺水而去。但我习惯与它保持距离。
离群索居吗?
是,几乎闭门不出。在网上购物,余人交谈,下载书,音乐和电影。很少与别人约会见面。夜深人静时,出去漫步,会嗅到冬日树叶和河流的气味。以及人的皮肤和头发上,所散发出来的老去和孤独的气味?????
没有朋友,没有恋人,住在那里都是一样。喜欢有荒无感的粗造的城市。拉萨的荒芜感来自它独特的地貌。北京的荒芜感来自聚集在其中的陌生人。我习惯住在城市里,享用它,却不沉浸入它的生活。能够隐匿在一个隔膜的无人可以对谈的城市中,也觉得安然。
在旅途中你必须习惯身体伴随物理空间的移动。内心流动纷繁的意识和景象,更感觉到它的内心思省????经常在天还未亮的时刻起床赶路。苍茫天地之间,星光暗淡,雾气潮湿,人依旧觉得瑟缩,但必须出发往下一路。
安妮说,我并不总是在旅行。旅程打破人的生活模式。一个经常在旅行的人,没有秩序和原则,喜新厌旧 ,充满不安全感,随时变换方向。显得既执著又有太多无情。我只是觉得从一个城市跳脱出来也许可以打破惯性。人在习惯中获得太多禁忌。这是不好的。有些人的生命若发生了某些事,便有一道门被永久地关闭,这就是损伤。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才疏学浅,看不懂,不明白。 楼主读了不少书,在下实在佩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缘)生在此山中。 平淡的文字,却需要用整个身心来领悟其中的含义!
越看越有味,不愧是钱桥人,因你而骄傲! 我這裏看不到圖片呀!~ 喜欢安妮的文字,欣赏安妮做人的低调. 我也喜欢安妮宝贝文字,感觉每天临睡觉之前不读几叶安妮宝贝文字就睡不好。 能写文字的女人我都欣赏 安妮作品中女人落拓.不羁、有一种流浪气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