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 发表于 2013-7-24 15:37:03

莫让劳模伤了身体再伤心

      枞阳一农民工患大病,全家人长住在省外,他仅靠通讯联系,获得了家乡基层组织、民政、新农合等部门竭力提供的亲情服务——
      “我远在千里之遥的省外,一趟路没有跑,农村低保金、大病救助款、新农合住院医疗费补偿金就直接打到了我的账户上。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家乡父母官的关心!让我倍尝到人间浓浓亲情,也看到了生存的希望......”7月23日,枞阳县汤沟镇陈公村中季组青年农民刘君(化名)在打给笔者的热线电话中如是说。
      刘君今年39岁,是个缝纫工,有一身好技艺 ,举家长年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华能制衣有限公司打工。刘君忠厚诚实,他一干就是十多年,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乐于奉献,被宁波市总工会授予“劳动模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去年下半年,刘君时常觉得胃部不适,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检查,“胃癌”的诊断结果让这对年轻夫妇如雷轰顶。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经济并不富裕的刘君不愿连累妻儿,决意放弃治疗,仍回到厂子里坚守在岗位上,忘命工作。妻子坚决不依,她告诉丈夫,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治好他的病。刘君后来在工友和亲友的一再劝说下,于2012年11月8日入住鄞州人民医院治疗,后续放化疗直至到2013年4月30日,共花掉医疗等费用10余万元。
       不能让劳模扛大病拖而不治。刘君生病住院期间,浙江省宁波市总工会职工互助保障会领导及时向劳模刘君送去了“医疗互助保障劳模补助金”3000余元。公司领导多次到医院看望劳模,向他馈赠了慰问金。工友们也送来了一束束鲜花和一笔笔爱心款。
  “劳模患病伤了身体,不能因他常住在省外而享受不到家乡民生工程惠民政策待遇,不能因工作人员办事不力而让劳模再伤心!”。刘君家乡的村干部和有关部门领导纷纷表示,并竭力地提供着亲情服务。
      刘君每年在家乡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他出院后才想起了申请新农合住院医疗费补偿。由于他体质十分虚弱,不仅行动不便,而且还需要妻子照顾服侍,加之孩子在校读书,他们没有办法专程回家乡。只好与村干部电话取得联系,并将自己每次住院的发票、出院记录、费用详细清单等资料寄给了村新农合协管员。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心系着这位远在千里之遥的村民,一方面借助电话向劳模刘君表示亲切问候和祝福,另一方面又将他的病情等详细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汇报,并办理了医疗费补偿申报手续。
      当地政府及民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将刘君家列为农村低保对象户,按时兑现了低保金,还帮助解决了大病救助款2000元。
      枞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在接到刘君共7次住院治疗的资料后,因是大额医疗费,经办员即收即审。审核中发现,刘君的第一次住院发票等资料系复印件,均加盖了“宁波市职工互助保障会结算专用章”,并提供了《宁波市总工会医疗互助保障劳模补助金给付单》原件。经调查了解,此笔住院发票原件,是宁波市总工会职工互助保障会因兑付“劳模补助金”时保留在财务帐存档。刘君此笔材料真实、医疗费数额准确无误,经局领导商议,由宁波市总工会职工互助保障会出具相关证明。至此,刘君的新农合医疗费补偿金在最短时间内足额打卡发放到位。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一股股浓浓亲情,温暖而感动着劳模刘君的心扉,让他看到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化着了一股强劲的动力,顽强地与病魔作抗争。刘君还告诉笔者,“为了妻子和孩子,为了报答所有关心我的人,我一定会坚强,我一定要活下去。”愿劳模刘君一定能战胜病魔,早日康复,走得更远!(刘毛腊)
                  

雅儿 发表于 2013-7-24 15:54:24

…………………………………………………………………………………………………………

曾经是个兵 发表于 2013-7-24 17:32:50

党的政策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莫让劳模伤了身体再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