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松 发表于 2008-11-28 02:56:38

金融危机:谁才是“过冬”的真正主角?

金融危机:谁才是“过冬”的真正主角?



               ——金融危机下寻求中国企业的出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飞速了29年,但是08年轻却让整个中国陷入了困境。最近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过冬”,全国上下,神州大地如同救火一般,救市措施快如闪电。是的,这个冬天已经到来了,但是比气候的冬天更可怕的是经济“冬天”的来临!



   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是企业,尤其是以OEM为核心的加工制造业。要知道,中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机会下成长起来的。这些企业都是通过给外资品牌做加工,接订单,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赚取加工费。在珠三角、长三角一带,这些企业占据大部分。也就是这样一个外向型,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当金融危机出现时,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额急剧下滑,订单速减;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让企业经营成本急剧上升,在国际的环境不利,国内优势不再的情况下,中国的制造业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小企业的倒闭,谁在承受倒闭后的痛苦?



而以民营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以排山倒海之势纷纷关门大吉。以温州为例,这个浙南小城,生产了全国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 90%的水彩笔,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约20%中小企业因成本上涨倒闭或半停产。而在珠三角的广东,以世界制造中心闻名的东莞,到处都是厂房外租,租金减了一半。约%5的工人返乡种田去,更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



   这个“冬天”有点冷!是的,洪水来了我们可以万众一心,地震来了我们可以心手相连,但是经济危机的到来不是出点力,捐点钱就可以解决的。经济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规律,处理不但不仅不能挽救经济,反而会产生恶化效应。很多人,包括政府,将“过冬”的主体定在中小企业,认为中小企业是这次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扶持,挽救它们。比如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政策扶持,降低税率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包括最近对最低工资取消的出台等,都是以中小企业作为主角。



问题是,受金融危机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吗?表面上是,本质上不是。为什么这么说?把中小企业作为主体是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形式掩盖内容,矛盾主次错位。企业是一家组织,是所有企业内部成员的统称;企业是由企业家,中高层经理人,普通员工构成,而任何一家企业,大部分人员都是属于底层的普通员工。老板只有一个,中高层也就那么少数几个;企业倒闭了,对于老板来说是事业的失败,对于中高层来说是新的职业规划,而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却是失业的到来。企业倒闭了,老板会担心自己或家人的生存问题吗?中高层会害怕没饭吃吗?不会的,只有普通的员工,他们是最弱势的一类人群,他们的失业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问题,他们的孩子,父母等生活都将面临生存困境,持续的失业必将影响这个社会的稳定。



      真正需要“过冬”的是那些基层的普通员工!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金融危机让很多的中小企业破产了,很多的员工都面临失业,而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大量裁员,被裁的大部分都是基层员工,这些普通员工才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和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们不要被眼前的状况蒙蔽了,拯救中小企业的背后是要拯救中小企业的普通员工,拯救那些在一线上的工人,他们才是这次金融危机受伤的主体。所以我们要旗帜鲜明的提一个口号:真正“过冬”的是那些普通员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些普通员工再就业,让这些面临生存困境的工人不被危机打倒。问题是现在这种信息没有传递出去,大家都认为被救火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从而所有的政策,所有的资源都往中小企业上靠,但这能解决本跟问题吗?根本问题是解决普通员工的再就业的问题,解决再就业的根本在于提升他们再就业的能力,提升他们在面临新一轮经济转型时,如何从过去的能力结构转型为新经济下的能力结构。这才是中国救市的出路所在!

      

大学毕业生是“过冬”的第二大主体,警惕人才泡沫的危机!



   中国经济“过冬”的第二大主体是目前即将走向就业的大学生,现在不管那家企业,多少都在裁员。而09年新一轮的大学生就业即将蜂拥而至,在现有的恶劣的经济环境下,这些大学生就业何去何从?很显然,在这一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们当前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必将受到冲击,失业率必将大大提升。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本来就是一个问题,而现在赶上金融危机,导致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难上加难。这难的背后是什么呢?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质上不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而是需要创造价值的大学生。企业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组织,投入必须要有产出,企业的本质是盈利性,招一个大学生就必须要提供相应的产出。而政府不一样,政府的职责在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国家就要讲保障,对社会的不利的经营环境建立起相应的保障体系,比如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而企业是讲产出与回报,讲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跟国家之间要形成一种平衡,这个平衡就是企业讲效率,不讲保障。国家讲保障,不讲效率,所以国家可以通过劳动法来保障员工的效率,但是企业可以付钱来解雇员工,这是它的权利。这两方面要平衡,不能说国家保障员工的利益,公司也保障员工的利益,否则经济怎么进行下去呢?所以他们之间应该是平衡的,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我们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真正的“过冬”的是我们员工的冬天,是我们大学生的冬天。建立一个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对社会,对员工都是多赢。因为道理很简单,中国劳动力表面上劳动力过剩,其实是结构上的矛盾,也就是说就像我们的大米和白菜一样,低端的过剩,高端的不够。中国劳动力的竞争是低端过剩,高端紧缺。所以当高端紧缺的时候,整个劳动力市场是虚增的,大量的总经理,总监有一半的泡沫,因为当经济快速扩张,我们没有那么多合格的高管,所以只能就迅速的提拔了,那些不合格,缺乏高管能力的就称为提拔的对象。当房地产炒作让经济高速虚增时,人们跑来抢房子,销售员成为了收银员;当股市飙升时,那些所谓的基金经理一夜之间暴富,赚钱需要的是投机,而不是赚钱本身的能力。因此,房产泡沫,股市泡沫造就了一大批泡沫人才,当金融危机到来时,你会发现他们缺失了赚钱的能力,这才是最可怕的。结论就是,如果过去我们的房地产是泡沫,股市是泡沫,第三个最大的泡沫就是人才的泡沫。



冬天对于中国的员工,或大学生来讲是一件特别大的好事。冬天过后,害虫才会冻死,泡沫过后,才会走向正常。
——可是这个冬天是有点难熬了!

企人忧添 发表于 2008-11-28 09:33:05

冬天过后,害虫才会冻死,泡沫过后,才会走向正常。

这个冬天有点长~

无名指上戒痕 发表于 2008-11-29 15:28:16

不是有点长 这个冬天很长的

小丽子 发表于 2008-12-4 10:27:58

吴小进 发表于 2008-12-4 12:04:09

还是很冷的,千万不要再大雪了。

冰儿 发表于 2008-12-4 16:47:04

引用第4楼吴小进于2008-12-04 12:04发表的:
还是很冷的,千万不要再大雪了。

滨江松 发表于 2008-12-7 02:18:09

引用第4楼吴小进于2008-12-04 05:04发表的:
还是很冷的,千万不要再大雪了。
确实不能再下大雪了!

梦幻天使 发表于 2008-12-18 14:41:57

这个冬天让人有点受不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融危机:谁才是“过冬”的真正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