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网游者,就是精神病吗?
李探花/文京华时报11月9日报道:“对绝大多数魔兽游戏迷来说,游戏只是游戏。但是,玩魔兽游戏上瘾,甚至到了难以与真实世界相区分的程度,就是一种病态。昨天,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据悉,这部由军区总医院牵头制定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将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报批国家卫生部后,在全国各大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精神科推广使用。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主任陶然
专家陶然观点。
网络历来是一把双刃剑,而最据代表性就是诸如魔兽类的网络游戏,相信此办法一经广泛公布,必定引起一片哗然,从极度痴迷网络游戏朋友们的角度来说,凭空被冠以了一个“精神病 ” 的称谓,在这个人数众多的团体内,绝对会因不忿而衍生出大肆声讨之势。“网游迷”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也不排除学校、老师、家长为此拍手称快,可是我们再来冷静客观的分析并合理的“断章取义”一下:“痴迷网游者就是精神病”?定位雅与不雅倒在次,难道把痴迷于网络游戏者归于神经病范畴,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了吗?
首先,哪个国家都有网游爱好者,中国较之美国、韩国、日本等,是属于网游兴起较晚的国家,但是正因为其拥有庞大的用户团体,所以日趋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也因此造就了不乏其数的极度痴迷玩家团体,这部由我国首开世界之先河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其目的,也是针对一部分因为爱好类似网络游戏而成瘾,最终导致影响正常社会生活的玩家们所制定的。 其次“神经病”标准,是于众多网络痴迷者有针对性的归类,并且加以矫正和治疗,再客观的理解一下,此举也会给网游迷敲醒警钟,起码明确的指出痴迷网游并且成瘾,就是精神病,不想当精神病就别玩。从一定的程度讲,虽然不是其出台目的的根本所在,但也能在侧面解决部分问题。此举看似无论是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是百益而无一害的事。但是一个新办法的产生,难免就有其不足之处。
一:网游成瘾就是精神病吗?
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判定“网游成瘾”,即“精神病”的标准,让我们来看看《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给出的解释: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在笔者看来,这个说法就很不充分,相信有稍有网游经验的朋友都知道,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种集合新奇、趣味、挑战性等等于一身的事物,大家参与游戏也正因如此,换句话说,如果开发出来的游戏不能让人有上瘾的潜质,谁又会去玩呢?
但反之,这些也不能作为认定一个“精神病”的标准,比如网络电子书,内容好的话也可能令人成瘾,甚至在看的过程中影响健康,但看书绝对不是一种病态,成瘾和精神病本身就是两个概念,如果非要在《标准》中混为一谈,那笔者想说,痴迷于任何事物最后导致走火入魔,都是“精神病”的表现,没必要单纯拿“网游迷”们说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人格的一种侮辱, 也许《标准》里提到的“精神病”,要是另一种意思,只是表达的很笼统模糊,不能让我们完全理解,但是《标准》既然是给广大网民量身制定的,那就还是要考虑从广义的大众理解角度出发,所以这个称呼还是有待于推敲的。
二:如此“精神病”需要强制性针对治疗吗?
其实被列为精神病范畴的还不只痴迷网游的玩家们,因为根据此标准规定,“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而且标准明确了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除了“网络色情成瘾”以外,作为笔者的角度,不认为其他几项一定要有所谓治疗的必要,现今中国步入网络化时代,网络的信息、关系、交易已经逐渐的走出了生活,和很多人的工作息息相关,而“成瘾”在这时候就是在所难免的,也可能是被动的,但把这些“瘾”给强制有针对性的“戒掉”,在某些情况下是很生硬和不人性化的。就单纯拿网络交易举例,能因为某人网上卖东西赚钱最后成瘾,就强制他关掉网店或者迫使他不再使用网络吗?再者,回过头拿网络游戏玩家来说,别管他多有多痴迷于游戏,虽然可能伤害自身健康,但没有因此犯罪,或者影响到他人、社会,又有什么理由非强迫人家来治疗呢?
当然,由于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在今天看来不在少数,所以痴迷网络游戏肯定是不值得鼓励,但在笔者看来,也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制定出条条款款来按部就班。总而言之,有句话就存在即合理,网络游戏的产生本身是没有错的,用来娱乐休闲更是上上之选,我们要做的只是如何善加利用,至于面对那些因为玩网游“走火入魔”影响健康、伤害他人利益、甚至触犯法律的年轻玩家们,都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父母、师长的积极引导,和自身的正确认识下,回归正途!而对普通网络游戏的爱好者们,笔者中肯定的说一句,大家自己要掌握好一个度,因为游戏也跟自身的健康、经济利益、工作生活状态直接挂钩。最后也中心祝所有玩家们玩的健康,玩的快乐,玩的有意义!
页:
[1]